聚焦科技创新,构建未来产业

メWei丶桀
创建于10-15
阅读 21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科技创新是孕育未来产业的关键。最近,“千帆星座”项目的首批卫星成功发射并进入轨道,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卫星互联网建设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卫星互联网作为未来通信网络的关键部分,以其低延迟、高速度和高可靠性,预示着巨大的产业潜力和前景。

未来产业是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它不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优势的关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了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的必要性。为了培育和壮大未来产业,我们必须进行前瞻性的规划和布局,增强新领域新赛道的制度供给,确定科技创新的重点,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根基,也是未来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撑点。目前,从技术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基础科学对产业的驱动力日益增强。例如,我国在量子信息、先进材料等领域的长期研究,使得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产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整体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只有不断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才能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生物制造、基因技术、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我们仍然面临一些关键技术难题。为了巩固未来产业的技术基础,我们必须弥补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以及重要领域的基础研究短板,加强基础共性技术的供给,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超越。

多学科的融合创新有助于形成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合力。未来产业通常是多种技术和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它不仅依赖于本领域的重大突破,也需要相关领域的科技进展作为支撑。例如,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需要与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大数据等技术紧密结合,以拓展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的持续进步,不仅需要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核心部件的持续优化,还需要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技术的协同创新。未来产业的多学科、多领域融合特性,要求我们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强协同攻关,形成推动新技术新应用产业化的合力。

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并以包容审慎的原则处理创新与监管的关系,可以增强产业的整体活力。未来产业具有显著的战略性、引领性和颠覆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科研环节,我们需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通过赋予科研单位更多的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鼓励科研人员勇于创新和大胆探索。在技术转化环节,我们可以通过建设示范应用场景来牵引,使未来产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形成良性互动。

为了抓住未来产业的主动权并构建新的竞争优势,战略眼光和全局视野至关重要,同时,体制机制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也是不可或缺的。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发挥我国在体制、市场和人才方面的优势,鼓励更多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和战略资本支持创新,我们必将赢得未来产业的先机,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阅读 21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