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所在单元为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归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这个任务群。全文共29个自然段,在课前导读中直接给了三个阅读任务,分别为“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关注内容,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因为本课的课文比较长,为了避免知识体系的混乱,我让学生首先从整体上去把握文章的线索,通过“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竹节人被没收--看到老师偷偷玩竹节人”这样的一条线索,让学生对整个课文内容在心中构建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动手实践,交流分享等方式,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走进学习任务一:写玩具制作指南(说明书),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关注重点段落,提炼学习方法。我带领学生将学习重点聚焦在第三自然段,通过提炼关键词,梳理出制作竹节人的方法。同时,让学生明确,在写玩具指南时候,应该将书中的语言进行灵活的转换,可以使表达更为清晰。同时,面对不同的群体,应该选择相应的说明方式,学生明白,原来说明书也需要有读者意识。
孩子们的创意是无穷的,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玩具指南呈现在眼前。
学生作品
给竹节人取名
第二个学习任务,将“趣”贯穿始终。让学生关注全文,发现“趣”之所在,梳理出“玩耍之趣”“观战之趣”“制作之趣”,并通过合理的想象,从字里行间发现竹节人带给作者童年生活的无穷乐趣。
孩子们给竹节人取名“双面勇士”“黑化悟空”“无敌美少女”“战斗精灵”“不败战神”……
讲老师的故事
完成学习任务三:引导学生梳理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且理清老师和“我”的心情变化。双线并进,鼓励学生创意性的讲故事。课堂上,他们成了导演、编剧、同时也是演员。表演惟妙惟肖,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玩耍之乐
学习,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竹节人》教学结束,孩子们还意犹未尽,课间,教师也成了竹节人的斗闹场。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们多大的舞台,他们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END—
今日小石子
明朝昆山玉
撰稿:王小凤
编辑:王雪琴
审核:彭彩彦
签发:王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