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
为切实加强幼儿园食品安全,增强幼儿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识,提高幼儿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在此,特向各位家长朋友和孩子们发出“食品安全,人人有责,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的倡议活动,希望各位家长朋友能与幼儿园携起手共同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幼儿节约粮食的意识与自我保护的能力。
(一)请您帮助孩子建立保持清洁和个人卫生的饮食习惯。在接触食物之前要洗手,便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街头食品、饮料;不喝生水;不吃没有厂名、厂址、保质期的定型包装食品;不吃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二)外出就餐时到公示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单位消费,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点和卫生条件不佳的饮食店,不买地摊上和小卖部出售的劣质食品,防止病从口入。倡导按需点餐的理性消费理念,做到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剩菜剩饭合理存放,避免浪费。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拒绝“剩宴”。
(三)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四)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
(五)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蘑菇。野菜、野果、野蘑菇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六)生吃瓜果要洗净或削皮。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七)不饮用生水或者不洁净的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八)进食前或便后应将双手洗净,养成吃东西前洗手的习惯。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人的双手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前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食品安全知识、行为融入到孩子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