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路漫漫,耕耘探索结千千。为加强校际交流,关注教师队伍建设,2024年10月12日上午,武汉市中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小学班)第四坊汇报展示以《教师队伍建设的行与思》为主题,在广埠屯小学和平分校开展汇报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武汉市教师发展与学生服务中心主办,洪山区广埠屯小学和平分校承办。
武汉市中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小学班)全体成员及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武汉市教育局组织部副部长李奇兵、第四坊坊主、硚口区崇仁路小学校长黄利刚和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陈彬教授。活动由第四坊组长、汉阳墨水湖小学校长万菁主持。
上午九点,在本次活动承办单位广埠屯小学和平分校叶建华校长的组织带领下,学校少先队小导游们向到校的专家领导们一同参观学校校园环境及功能室配备,小导游们自信大方的展示,礼貌流利的介绍,为本次研讨活动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汇报活动由第四工作坊主、硚口区崇仁路小学黄利刚校长拉开精彩序幕,黄校长作《新时代教师自主发展的困境与路径》主题报告。黄坊主极具深度的思考探索,睿智洞察的路径研究,让整场汇报聚焦更聚力。
学员汇报会上,武汉市中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小学班)中的九位学员结合本校实践经验,分别就“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挑战”作汇报交流。
汉阳区墨水湖小学万菁校长从“我和墨小的年度moment”入手,展现了墨水湖小学青年教师们有温度、有朝气的进阶式研习课程内容及成效,深入解读了研习课程背后的实施策略底层逻辑。
洪山区广埠屯小学和平分校叶建华校长基于学校历史悠久的和美文化,从“遇见和美”“读懂和美”“学做和美”三个维度展开,呈现了和小教师们“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成长样态。
东湖高新区光谷第三十二小学王晓荣校长以学校120平米的咖啡书吧为主阵地,围绕教师幸福成长的启航,教师赋能多维的展示。让教师们在温暖、温情中多域内生,唤醒对教育专业成长的渴望。
武昌区万福林小学朱鸿校长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教师特点,作出了学校发展的SWOT分析。依据实际,他发现凝聚教师队伍的力量需自上而下引领,同时也需要自下而上的落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并坚持依靠党建引领。
黄陂区前川街第一小学王晓东校长表示,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提升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让老师们在干净惬意的环境中提升教师幸福感,不遗余力关爱教师心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蔡甸区第六小学王伟校长,以“四融”实施“四计”,基于“四匠”提升“四力”,呈现了蔡甸六小逻辑清晰、体例完善的教师成长实践探索。
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小学教育集团朴真校区副校长余娟,作为一名“刚刚满月”的学校副校长,期望让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教师成为自己成长中的自主人。朴真校区,期望结合人工智能,构建以人为本的流程体验,让技术像空气一样服务师生成长。
江汉区邬家墩小学向晓鸣副校长表示,当客观条件发展不足时,向内溯源是我们发展的方向。她以“悦”字为基准,从“养心、正口、成手”三个维度展现了邬家墩小学文化引领下的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青山区吉林街小学吴颖副校长,通过展示“吉雅学堂”“吉雅研堂”“吉雅展堂”三堂之态,呈现了吉林街小学扎实、系统、内涵丰厚的教师成长生态。
学员们的分享交流精彩纷呈,各校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百花齐放。在研讨环节中,第四工作坊学员们分为四组,依据本次活动汇报内容,结合各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在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和有待解决的难题。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陈彬教授对本次汇报活动做点评发言。他表示,在这一个半小时的汇报交流中感受到了学员们“有干货、接地气、见实效”的实践与思考。针对学员们提出的共性问题和有待解决的难题,他强调教育问题不在内部 而在外部。校长们要有平常心,即便在同样处境艰难的时候,也可以想办法做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他强调我们要在宏观上做一个全生涯的教育系统,在微观实施中改进培训系统,注意需求导向和质量导向。
活动尾声,武汉市教育局组织部副部长李奇兵对本次活动的圆满举行给予了肯定,对九位校长的研讨交流做出了认同,对陈彬教授的指导表达了感谢,对本期市中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工作发展做出了指导性的建议与强调:“应当要做会研究、有思想、能实干的校长,而只不是经验型的校长。在具体的工作中,校长们要从经验总结型转向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努力做教育家型的、有情怀的校长。”
本次研讨交流活动是武汉市教育局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235》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贴地践行的举措之一,也是提升武汉市中小学骨干校长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以期造就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高水平、专业化校长队伍,推动“教育家办学”格局的形成,促进我市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