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博物馆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成立于2008年,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科普基地。该馆占地面积广阔,展厅面积达12000平方米,馆藏文物丰富,包括26200件套文物,展示了海南的地理、资源、文史、风俗、非遗和海洋文明等内容。它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海南省博物馆共拥有九个常设展览,其中,有3个基本陈列、2个专题展览以及非遗“四个一”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构成。
《南溟泛舸——南海海洋文明陈列》分为“丝路帆影”和“祖宗之海”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华光礁Ⅰ号”沉船的出水文物,勾勒出中国古代历史上这条南海航道上进行商贸往来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历史缩影。
“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位于华光礁环礁内侧。1996年经当地渔民的偶然发现,后经考古发掘通过对其中一件刻有楷书“壬午载潘三郎造”字样的青白釉碗以及其他一些器物的研究,推断该船应是南宋中期,从福建泉州港启航,途径海南,驶向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商船。
第二部分则介绍滨海而居、因海而生的海南沿海渔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方外封疆——海南历史陈列》采用新角度、新层次、全方位展示海南历史发展沿革和人文变迁。该展览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孤悬海外”:远古时代,随着能量巨大的地壳运动,海南岛与华南大陆时而相连,时而分离,造就了海南岛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终有一天,地质运动趋于平缓,大海之南,终成大洲。
第二部分为“方外封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岭南地区开置桂林、南海、象三郡,海南岛为象郡之外徼。秦末汉初,海南岛属南越国。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伏波将军路博德率汉军平定南越;翌年,在海南岛设珠崖、儋耳二郡,自此海南岛正式列入汉朝版图。
第三部分 “岛海归宗”:唐朝在海南岛进行统治管辖,随着大量移民逐渐登岛,促进了土地开发,在岛内初步形成了通往各州县的道路,加速了土著黎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沿海一带以及黎汉杂居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在南海航线上的对外贸易活动日趋频繁,中央政府对南海诸岛的经营管辖不断增强。海上交通贸易的繁荣促进了文化交流,各种宗教信仰交汇,呈现出海纳百川的文化盛景。
第四部分“ 奇甸日新”:明洪武二年(1369年)设琼州府,是海南岛社会经济发展的转折点,促进了中央政权对海南岛的大规模开发和建设,大量移民迁琼,带来了先进文化和技术,促进了当地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贸易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也随之勃兴。清政权加强了对海南岛的管辖,建设海防设施,使得社会经济文化得以长足进步。清末琼人下南洋,在异地艰苦创业,奋发进取,融合中西,返岛发展,见证了奇甸的瑰丽文化景象。
《仙凡之间——海南风情陈列》带领观众纵观琼岛,领略本土文化的厚重,移民文化的豁达,水上生活的奇特,陆地生活的平实。海南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千百年来汉族、黎族、苗族、回族等各民族文化在热带海岛的摇篮中汇集、融合、发展,形成丰富多彩的海岛文化。纵观琼岛,本土文化厚重,移民文化豁达,水上生活奇特,陆地生活平实。作为文化主体的主人,黎族质朴,苗族深沉,回族精明,汉族实干。俯视海南,火山文化、南洋骑楼、黎族织锦、苗族文绣星罗棋布……从琼北、中部绵延至天涯海角,可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非遗“四个一”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海南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曲、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及民俗等众多门类,是海南各族人民的生命记忆、精神源泉、民族个性、审美情趣。博物馆辟琼工坊、琼肴街、琼崖村、琼戏台四个专题,将海南林林总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门别类予以展示。
“琼工坊——海南传统手工技艺陈列”:精选海南省国家级、省级、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部分传统技艺、传统美术聚于一坊作活态展示。展览呈现传统手工技艺的内涵和魅力,让广大观众对传统技艺有所了解,从而推进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该展览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 “天南椰雕”,第二部分为“琼作木雕”,第三部分为“南海贝雕”,第四部分为“天涯编织”,第五部分为“椰岛乐器”,第六部分为“琼崖碳画”,第七部分为“后安锻刀”, 第八部分为“大安剪纸”等部分。
“琼肴街——海南饮食文化陈列”:海南美食品种多样,其菜肴融汇了中原美食、闽粤烹艺、南洋风味、黎苗食俗等。展览仿照了部分“骑楼老街”的原貌,观众走进其中能够感受到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琼肴盛宴。不仅有传承人在操作区域展示海南美食的制作流程,观众还可以品尝和购买各种特产,如日晒老海盐和各式红糖,以及山栏酒、木薯酒、鹿龟酒等系列产品。该展览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琼肴文化”,第二部分为“琼肴风味”,第三部分为“琼肴记忆”。
“琼崖村——海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汇集海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技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体育与游艺等五大类别的非遗项目。融文化与生态、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一体,共同构筑出一个活态的民族文化家园、一幅诗情画意的琼崖少数民族风情画卷。观众进入“琼崖村”可以欣赏到精美绝伦的骨簪头饰,黎族姑娘纺染织绣技艺的活态展示,观看船型屋营造技艺等珍贵视频资料。该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村中巧作”,第二部分为“河畔竞技”,第三部分为“谷场鼓乐”。
“琼戏台——琼州表演艺术陈列”:展厅内活态展演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包括崖州民歌、临高渔歌、儋州调声、海南八音器乐和文昌盅盘舞等海南传统音乐、舞蹈,以及琼剧、文昌公仔戏和临高人偶戏等戏曲经典项目,真实再现海南地方文脉,还原乡土情怀,反映海南上千年岛屿文化与内陆文化、海外文化互相交融的艺术沉淀。该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椰风海韵”,第二部分为“琼音绕梁”,第三部分为“走进琼戏——琼戏台”。
《木中皇后——海南黄花梨陈列》展览为观众复原了花梨木的生长环境,介绍了花梨木的药用价值。“琼作花梨”部分展示了由花梨木制作而成的农用工具、狩猎工具等生产生活工具。以及匠人运用花梨木天然纹理,制作成各类摆件,如根雕和文玩用品等。“花梨时代”部分展示了海南黄花梨制作而成的各类家具,如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等种类。展览还设有“花梨坊”区域,还原了海南黄花梨传习所,展示有关制作花梨木工艺的场景,以及与花梨木有关的文创产品。
黄花梨别名降香黄檀,是海南特有的乔木树种,在海南岛西部及西南部海拔400米以下的平原或丘陵地区分布较多,其性耐干旱、耐贫瘠。因木质坚韧,琼岛先民就地取材,广泛用于建造居所、农牧工具、饮食器皿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琼作花梨。花梨木以温润、内敛、沉静的自然秉性,质朴、典雅、华美的独特纹饰,还有难掩之香味色泽,成为高档家俱的首选木材,与小叶紫檀一起被誉为“木中帝后”。
《香中魁首——海南沉香陈列》展览有复原白木香树自然生长的场景,除了展示沉香标本和用沉香制作的农用生产工具,通过展示工人用的采香工具和采香流程,可以了解传统的制香工艺技术。此外,展厅增设白木香树与沉香放置裸露的展台。
“沉香别院”以沉香文化为基点,营造出一个以古代家具、古琴、品香为核心元素的传统文化氛围。让人们慢下来、坐下来品香,在袅袅沉香烟盒醇美的香味中参禅入定,沉思悟道,修身养性。展览从多种视角展示海南的沉香文化,带领观众走进古人致力追求的香生活。该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 “天涯奇香”,第二部分“香漫琼崖”,第三部分为“贸香为业”。
沉香因其成香过程艰难而漫长,稀缺而罕见,故位居“沉檀龙麝”之首。海南沉香,以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历史背景,自古被奉为“万香之首”、“香中舍利”。是大自然赋予海南的天然瑰宝。“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其香品高雅、寓意高深玄妙,其品质沉静内敛,味道香而不俗、菁华厚重,深受王公贵族和文人雅士的厚爱。是历代文人墨客、才子佳人及平民百姓竞相咏叹的钟灵粹珍。
太史坊位于海南省定安县雷鸣镇龙梅村,建于万历二年(1574年),由右副都御史殷正茂和巡抚广东监察御史张守约为国史官王弘诲所立。王弘诲是嘉靖辛酉科广东乡试第一名,因此太史坊也称为解元坊。
太史坊的额背面阴刻横定正楷大字“解元坊”,左侧阴刻楷体小字“嘉靖辛酉科广东乡试第一名王弘诲”。明间大柱对面刻有楷字对联“石柱擎天秀毓南溟开五指,瑶台贯斗光摇北极应三台”,这对联传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所书。董其昌是王弘诲的门生。
王弘诲是明代名臣、教育家。历任翰林院检讨、编修、会试同考官、国子监祭酒、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在文学上卓成一家,著有《尚友堂稿》、《吴越游记》、《天池草》、《来鹤轩集》、《南溟奇甸录》、《南礼奏牍》、《文字谈苑》等名篇。他一生为官贤能清正、同情民众、关心教育事业,流芳千古。
挺秀坊是明代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为举人王谟所立。 该牌坊原位于海口市秀英区挺秀村,现已搬迁至挺秀公园内。牌坊为三见间,明间宽263.5cm,高218.5cm,次间宽118cm,无顶。牌坊的建筑风格古朴雄伟,并且设有防风作用的戗柱,使其不仅坚固,而且美观大方。
王谟为秀英西秀镇挺秀村人。王谟在1459年中举人,牌坊两侧刻有琼山县儒学教谕训导陈某、儒学教授朱某、巡按广东监察御史白某、广东己卯科举人王谟等建坊人员姓名及建坊时间。
“进士邦伯坊”是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的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是明代广东巡抚监察御史黄正色为表彰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科进士林养高而立。“进士邦伯坊”为四柱三门,坊额:“进士邦伯”。题刻“万历十八年岁次己丑春吉旦巡按广东监察御史黄正邑为嘉靖庚戌科进士前刑部郎中钦差恤刑云南知鹤庆府事林养高立”。
林养高,明代琼州府琼山县射钗人,万历《琼州府志》记载:“二十九年庚戌唐汝楫榜:林养高,琼山射钗人,刑部主事员外郎,鹤庆知府,卒于官。(”邦伯”指的是州牧,古代用以称一方诸侯之长。)
进士邦伯坊是海南省内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仅代表了明代的文化和建筑风格,还见证了海南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该坊的保存对于研究明代社会历史、建筑艺术以及地方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琼黎风俗图》纵46厘米,横74厘米,全画共15开。内容大致以建屋、纺织、耕种、对歌、嫁娶、聚会、跳鬼、取香、采藤、放排、传信、贸易、涉水、谈判、渔猎等角度描绘黎人的社会风俗。再加上一诗一文的解释使人易于理解画中的含义,十五幅图画,每一幅都是一篇美文,都是一个逼真的黎族先民生活的缩影。
《琼黎风俗图》是现存最早的以具体形象描绘黎族当时的社会风貌的资料,具有文字不可比拟的优势。
“陇西望族”祠堂是海南省博物馆内的一个重要展馆,展示了李姓家族的历史和文化。 该祠堂供奉着李姓始祖利贞公、李耳和李崇的三尊牌位,以及汉白玉雕刻的李族祖像,体现了李姓家族的渊源和传承。
通过丰富的展品和解说,让游客深入了解李姓家族对海南及中华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郭母李太夫人王夫人纪念亭,位于海南省文昌市的文昌公园内。该亭由文昌籍原马来西亚侨领郭巨川、郭镜川兄弟于1936年出资兴建,旨在纪念他们的祖母李太夫人和养母王夫人的养育之恩。
郭巨川和郭镜川的生母早年去世,他们由祖母李太夫人和养母王夫人抚养长大。这两位女性在艰难的环境中辛勤抚养郭氏兄弟,展现了非凡的毅力和爱心。郭氏兄弟在南洋成功后,不忘故乡和养育之恩,决定建造这座纪念亭以表达对祖母和养母的感激之情。亭子不仅是对两位夫人的纪念,也是对忠孝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该亭采用钢筋水泥和琉璃瓦构建,呈塔式三层八角形,具有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亭子高11米,顶层八面开拱形窗,远近观之,古色古香。亭内外镶满了名人题赠的碑文和匾额,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该亭已成为海南现存珍贵的华侨文物代表作。
美椰双塔位于海南省澄迈县金江镇美椰村东南,是海南现存最完整、最壮观、最有特色的宋代古塔之一,始建于宋朝。 该塔通体采用当地的火山岩石建造,采用独特的榫眼结构,不使用任何粘合剂,展现了高超的建筑工艺。美椰姐妹塔由两座塔组成,姐塔为六角七层,高13.6米;妹塔为四角七层,高12.55米,彼此相距约20米。
乡绅陈道叙为纪念长女灵照出嫁士庶,次女善长出家为尼而捐资“一千缗”为二女兴建双石塔。又因为双塔位于美亭乡美榔村,相距不远的两座塔交相辉映,故又称作美榔双塔。
海南学宫书院是海南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海南的文化和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宫书院不仅提供了教育场所,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海南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海南学宫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海南各州县开始设立官办儒学,这些学宫书院不仅传授知识,还承担着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琼州府学宫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是当时全岛最大的学宫,经历了多次扩建和重修,直至清代仍在使用。崖城学宫,位于三亚崖州区,是中国最南端的祭祀孔子的庙宇,也是三亚市境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建筑群。苏轼在儋州讲学,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教育的发展,东坡书院因此而生,成为缅怀苏轼功绩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
“千古风流 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通过“志存高远”、“身行万里”、“居儋功业”三个单元,展陈与苏轼相关的文物332件,全面阐释其人、其事、其作。“志存高远”单元展示苏轼出生地四川眉山的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身行万里”单元反映苏轼几经沉浮、身行万里半天下;“居儋功业”单元展示苏轼谪居海南三年的逸闻趣事、艺术成就。
“东坡赏荔”画卷是一幅展示苏轼与荔枝文化的艺术作品,通过描绘苏轼在海南品尝荔枝的情景,展现了东坡先生与海南荔枝文化的深厚渊源。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场景,再现了苏轼在海南期间品尝荔枝的情景,让人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苏轼对海南荔枝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在海南省博物馆艺术馆三楼东坡4号厅,晚间有演出诗舞乐《海南万里真吾乡》,在舞台的方寸之间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东坡文化画卷,东坡在海南的故事让千年宋韵流动起来、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