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太和】秋日启征程,“研”途绽芬芳——立足岗位做贡献   记大同市实验小学集团校联盟教研“上示范课共研共评”活动

实验太和
阅读 78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时光清浅,岁月如歌,

撷一束光阴,拂过心间。

唯有研语的芳华,沉香流年!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为了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探索“双减”背景下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模式,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四有课堂”,4月17日上午,大同市实验小学集团校五年级全体语文老师齐聚太和分校,共同观摩了谢国英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示范课,并进行说课评课的教研活动。 

工作部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活动前期,教导处刘艳芳老师和教研室冯翠平老师对此次活动做了周密的部署。

精“研”细磨  “语”你同行

      在王俐芳校长的引领下,我们五年级语文老师聚在一起,分析了学生的学情,认真地打磨着这节语文课。大家一起听课、议课,从课堂目标的设置,到教学环节的落实,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智慧的火花在思维的碰撞中悄悄地生成。

教学展示

       活动当天,谢国英老师在课堂中紧扣年段语文要素,围绕教学目标,按照“回顾导入”“聚焦场景”“小组合作学习汇报”“小练笔”几个环节组织教学。

      上课伊始,谢老师引用单元导语“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导入新课,回忆了课文的四个场景,用串联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接着引导学生聚焦“初到厂房”的场景,教孩子们从关键词,环境描写等细节中感受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初步渗透母亲挣钱的不易。

       在学习“寻找母亲”“向母亲要钱”“母亲塞钱给‘我’”的场景时,谢老师采用小组合作汇报的形式,由扶到放,让学生学会抓细节,找关键词体会情感。

       最后,由关键词“鼻子一酸”升华感情。由于孩子们生活背景不同很难情感共鸣,谢老师在这里播放了一段有关母爱的视频,从视觉、听觉上激发了孩子们的情感,最后落实到“写”上。

交流研讨

       教学展示课结束后进行了研讨活动,谢老师首先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四方面对自己的这堂课进行了说课。

      此次集体教研,老师们从多个维度对课堂教学活动做深入讨论分析,大家各抒己见,在点评精彩之处的同时也指出了不足,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实验总校高年级部谢晓娟老师从“课堂思维训练”角度进行评课:谢老师紧紧抓住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提问,提出的问题不只是一些封闭性的问题,而是一些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发表个人见解,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针对学生的回答也不只是简单的回应是或者否,而是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以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总校高年级部武雅楠老师从“8654x”角度进行评课:整堂课,谢老师始终能够围绕抓住场景、细节,体会感情这条主线去设计,教学过程非常流畅。同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和段落来落实教学目标,思路清晰,任务明确,评价恰当及时,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文博分校的常晋芳老师从“核心素养”角度进行评课:常老师紧紧围绕新课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谢老师的教学,给予了高度评价。

       文翰分校的高鑫老师从“思政渗透”的角度进行评课:谢老师设计的“写下你鼻子一酸的经历……”这一教学环节,孩子们由作者文字中的母亲联想到了自己生活当中的母亲,那种劳累,那种慈爱是相同的,那种期盼也是相同的。孩子们既能从描写中获得潜词造句的成功体验,也能在回忆点滴关怀中懂得感恩与回报。谢老师又播放了一段视频,借助其他母亲的一些言行,为子女们树立了榜样,激励孩子们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实验小学太和分校靳波老师从“小组合作”的角度进行评课:在这堂课中,谢老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教学目标来看,谢老师准确把握了课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了母爱的深沉与伟大。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在讨论中逐步理解了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人物形象和情感内涵,达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得恰到好处。小组分工明确,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学生们在讨论中积极发言,相互倾听,营造了良好的合作氛围。教师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适时地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学生们的讨论更加深入。

    在成果展示环节,各小组的表现精彩纷呈。学生们通过朗读、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生动地展现了对课文的理解。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让课堂充满了活力。

领导寄语

      最后实验小学太和分校主管教学的王俐芳校长对积极参与此次教研的全体教师给予了肯定和赞扬,用“三心四问”进行了总结,“三心”即教者用心、评者尽心、听者虚心,“四问”包括:备课四问、课堂四问、反思四问。

 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成长!

每一次教研,总会有新的收获!

   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专业的提升!

     秋之美,在于成熟,在于收获 。教之美,在于钻研,在于成就。教无涯,研无尽,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教育之花会愈发灿烂!我校将携手各校继续勇往直前、锐意进取,继续谱写教育新篇章!愿我们于唤醒中迈步,在诗意中同行,抱团成长,共研共学,齐步前进!

一审一校:郭转青

二审二校:冯翠平

三审三校:王俐芳

阅读 78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