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标,赛课展风采——杨各庄镇级语文好课堂复赛活动纪实

A🍀教书匠🎋
创建于10-14
阅读 130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这个充满求知与探索的季节里,为期两天的杨各庄镇中心校语文好课堂复赛,也紧张有序的展开。这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一次思想的碰撞。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参赛教师精心筹备了精彩纷呈的课程,旨在拓宽视野、激发潜能、促进学术交流与文化传播。

精彩纷呈的课堂

        本次参赛的共有13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他们从不同学段,不同题材,不同时代背景为我们呈现了一节又一节优秀的语文课堂。

        孟庆楠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孟老师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很好。

        王堃老师执教《手术台就是阵地》,本节课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为“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不同的词语指向不同的指导方法。在充分理解关键词语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化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充分挖掘文本留白,适时加入白求恩战地救助的资料,学习内容由课内走向课外,助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充分体验、感知、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写一写“我想对您说”的内容,引导学生表达与抒发对文本的感悟,将读写进行有效的融合。

        刘倩老师执教的《少年中国说》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内容丰富、衔接流畅。课堂氛围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这堂课很有激情,师生互动频繁,学生兴趣高涨。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将学生的情感带入其中,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体会到语文本身的趣味。刘老师引导学生经历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业能力和钻研精神。

        马丽媛老师执教《开国大典》,本节课主要研读举行典礼、阅兵式中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写作手法,通过学习找到点的描写中典型一点和多点并行的方法,同时通过分析开国大典中举行典礼和阅兵式场面中面的描写,体会开国大典的庄严、热烈的气氛,体会人们那种激动的情感,最后点明“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学习双关的修辞手法。在教学中穿插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中国的近现代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郑欣琪老师执教《升国旗》,郑老师培养学生在朗读中培养尊敬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感。学生进行了对比识字,并且创编了一首比较简单又顺口的顺口溜,来帮助孩子记忆生字的字形。例如“旗”字,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旗子,把普通旗子的形状和这个旗子左边的方字旁进行一个勾连。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也同时为了巩固国旗这两个比较难记的字形。从课堂教学来看,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赵虹宇老师讲的是三年级上册的《手术台就是阵地》,在这节课中,她通过复习第一课时描写战斗激烈的句子,带领学生们再次走进那战火纷飞分场面。引导学生抓住在不同环境下描写白求恩语言、动作的语句,感受白求恩大夫的英雄品质,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最后情感升华,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向身边把工作岗位当作阵地的人学习,坚守好学习的阵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

        刘宏芳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本节课上,首先运用图片展示圆明园的风采,以特定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直观感受圆明园昔日的布局、建筑、文物之美,激发了学生对圆明园的欣赏、赞叹之情。通过品读和欣赏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下文中敌人的恶行进行对比、深刻体会圆明园被毁灭的惋惜和痛心,以及对敌人恶行的愤恨!课程的最后,刘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朗读诗歌,学生情绪高涨,达到整个课程的情感升华。相信通过这节课,我们的孩子会更加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能够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之中。

      杨森老师执教的《手术台就是阵地》以制作”英雄人物卡“的形式展开教学,形式新颖,并通过多种方法、多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分角色朗读,生生共读,师生共读,多种朗读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解释词语时,教师能够层层深入,为学生复述课文做铺垫。同时,教师还能够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适时补充相关资料,如白求恩大夫的历史背景等,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通过课堂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侯梦莹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教学中抓住“中华不振”这个支点层层深入,补充相关历史视频和图片,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历史背景。然后以表格的形式清晰的捋清文章脉络,通过教师示范和小组合作,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去品读课文中表现“中华不振”的词句段,从而体会周恩来立志原因。结合课后习题资料和拓展的《少年中国说》,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本堂课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深刻感受周恩来的爱国情怀。

        魏建坡老师讲的是《朱德的扁担》第二课时,魏老师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是故事中的一员,参与当时的艰辛,这样不但有助于教学的开展,而且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感同身受,激发学生对革命领导人的尊敬与热爱。课上魏老师通过“多读课文”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感悟。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思中感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从重点内容入手,一开始就让孩子们明白走山路挑粮的不容易,让学生体会到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了敬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杨智博老师《圆明园的毁灭》一课,首先通过追问的形式复习回顾课文第一自然段,帮助学生带入课文情境,接着围绕课后第二、三题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从内容到写法,注重语言运用,感受语言魅力,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资料补充,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最后通过对比阅读课后阅读链接进一步升华主题,意犹未尽。

      王颖老师执教《狼牙山五壮士》。革命文化单元的学习,要始终围绕着人文主题,这里用光影记录英雄人物,重温革命故事,回味峥嵘岁月。以拍摄电影开篇,熟悉剧本,了解主人公,以及明白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在人物品质方面抓住英雄们的话语进行教学。最后由战争入手再到新中国成立以及现在十分强大的中国,用中国的发展史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并将爱国情怀深植同学们的心中。

        全如玉老师执教《手术台就是阵地》本课进一步落实“继续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这一单元要点。结合着本单元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板块的内容,继续落实“默读”的相关要求。本节课让学生去默读课文找到描写战斗激烈的句子和词语,还找白求恩大夫面对激烈战斗他是怎么做的,并且绘制故事地图。通过战斗激烈和白求恩大夫做法形成对比,让同学们更能体会到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在结尾处,播放视频,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人物品质的理解和把握。

问题与改进方向

       为期两天的语文好课堂复赛落下帷幕,镇教研员与本次比赛的评委老师在听完13节课后,也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不少问题,就此也给出了改进方向,总结如下:

1.在本次好课堂的复赛中,部分教师对于单元语文要素把握不清,目标设计不清晰,不符合实际。只是追求课堂环节热闹,不适合的环节添加进去,反而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并且这样并不能落实语文要素,培养语文的核心素养。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参,参照新课程标准找到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才能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合理且有价值的教学环节。

2.语文的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艺术魅力,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文章情绪的把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阅读,理解多个方面。本次选择课题的要求是对“革命文化”课文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战争年代未曾经历过,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自身感染力,让学生感受到那段经历,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文章所传达的感情。

3.通过语文好课堂的复赛,也给我们所有教师提示:课堂建设刻不容缓,无论是课堂发言,还是小组讨论,都要在有限的时间出效果,出质量,而不是随意的讨论。教师在设计小组讨论环节的时候,要有目的的设计,不要因为需要添加环节而进行讨论。教师要反思小组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提前对班级小组进行建设,向每一次课堂讨论要质量!

此次语文好课堂复赛活动的开展,给教师们提供了自身发展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授课经验的交流、沟通与切磋,对于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积极推行课堂改革,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着积极的作用。

——END——

阅读 130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