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四团晨光幼儿园

科学预防,健康相伴

用户18536147
创建于2024-10-13
阅读 31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临床工作中,我经常碰见一些反复生病的孩子,这些孩子的家长反映,孩子没上幼儿园前,很少生病,可是一上幼儿园就生病了。比如手足口、腮腺炎、水痘、痢疾等,往往是幼儿园里一个孩子得了,就会导致很多孩子跟着得。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在幼儿园少生病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在临床工作中,我经常碰见一些反复生病的孩子,这些孩子的家长反映,孩子没上幼儿园前,很少生病,可是一上幼儿园就生病了。比如手足口、腮腺炎、水痘、痢疾等,往往是幼儿园里一个孩子得了,就会导致很多孩子跟着得。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在幼儿园少生病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孩子上幼儿园为什么容易生病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一去幼儿园就生病,一定是幼儿园有“问题”

其实,也不完全是这个原因。

初上幼儿园生病,就是一种不适应的表现。

孩子进入幼儿园,类似我们成人走入社会,连大人都可能不适应,更何况孩子。

由于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家人,在陌生的环境下,孩子必然有恐惧、害怕,焦虑的情绪,加上幼儿园孩子多,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多,必然会导致孩子身体的抵抗力下降,于是得病就不可避免了。

爱生病就是免疫力低下吗?

同样的环境,有些孩子很少生病,而自己的孩子却老生病,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免疫力低下呢?

从总体上看,正常儿童的免疫功能的确不如成人,但通常叫生理性免疫力低下,这是人体成长的一个过程,不属于病态。

因为从婴儿一出生开始,身体的免疫系统就像其他系统一样,同样经历着发育成熟的过程。

换句话说,适当的生病对孩子还是有意义的,每生一次病,孩子的免疫功能就完善一些,身体也就适应了新的环境。

但生病的几率不应超过一定数量(通常一个孩子一年感冒次数不超过7次就算正常)。

孩子初上幼儿园有个适应过程,所以最初得几次感冒也是正常现象。

因为个体差异等因素,到底多长时间孩子能彻底适应还不完全确定。但有一点,如果得病次数很多,那就有问题,应该去医院检查一下。

少生病的方法

                        良好的心理教育

让上幼儿园的孩子少生病,我认为心理教育是第一位的。

家长要给孩子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在孩子还没有上幼儿园前,要给他灌输一些幼儿园的概念。家长要给孩子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在孩子还没有上幼儿园前,要给他灌输一些幼儿园的概念。

要时不时地告诉他,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和他一样,在里面生活、学习和玩耍。

有时间最好带孩子多去幼儿园里看看。

如果没有这种条件,可以买一些小孩子在幼儿园里玩或唱歌的光碟。

这样,孩子就自然而然有了心理准备,上幼儿园时就会大大降低恐惧的心理了。

孩子上了幼儿园以后,更要不断地鼓励和夸奖他。

我曾经请教了几位妈妈,他们教了我很多“招数”,当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尽量跑在其他家长前面去接孩子。早接他,还要给他买礼物作为鼓励,夸奖他很勇敢,这样孩子就会非常高兴。所以,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是孩子少生病的前提条件。                                       

                      合理的饮食结构

如今虽说生活条件好了,而且都是一个孩子,可是大多年轻的爸爸妈妈都是工作族,爱孩子却不会喂养,挑食不爱吃菜的孩子越来越多。

从小不注意给孩子合理饮食,孩子营养结构不合理,上了幼儿园,吃没吃饱或吃好更得不到保证。

所以,这样的孩子,身体基础不好,很容易得病。

要想孩子少生病,从小就要让他养成爱吃菜和水果的习惯。                                                                                                 

                    让孩子学会说“我要喝水”

美国著名医学博士F·巴特曼的《水是最好的药》一书就阐明了身体缺水是许多慢性疾病的根源。

所以让孩子多喝水,肯定会减少生病的几率。

上幼儿园前一定要经常教孩子说:“老师.我要喝水。”

我们知道,幼儿园孩子很多,老师精力有限,不可能像家长那样一对一地照顾。

所以,让孩子主动地告诉老师自己渴了,多喝水,是很有用的。

                        家长要学会变通

有些家长把幼儿园当作学校,好像孩子一天不去,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我见到一些家长,明明家里有人可以帮助照顾,却把孩子过早地送到幼儿园里,或生病还没有完全好,就又把孩子送去了,怕孩子落课。

结果,适得其反,这样的孩子生病几率大多比一般孩子要多。

我非常不赞同这种做法,身体是本钱,生病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好好休息。

作为家长,一定要学会变通,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不要总和别人比。

如果自己的孩子真的特别爱生病,不如变通一下,先上半天,慢慢适应后再上全天,也是一种减少疾病的方法

查找原因

如果上面说的办法你都用过了,孩子还是反复生病,那就要带到医院好好找原因了。据医生的经验,爱生病的孩子多见以下一些情况:

孩子爱生病的原因

⊙不爱吃菜、挑食

这样的孩子,饮食结构不均衡,容易引起贫血和一些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的缺乏,所以就会引起反复的感冒。

⊙被加餐

一些家长总担心孩子在幼儿园里吃不饱,傍晚回来后,不管孩子是否饿,就哄着孩子吃很多的饭,晚饭里还有很多肉。这样的饮食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造成孩子夜间睡眠质量差,久而久之,孩子就生病了。

⊙睡前抱奶瓶

一些孩子从小养成习惯,睡前要喝一瓶奶,喝完也不刷牙或漱口。殊不知,细菌最喜欢牛奶,最喜欢在隐蔽的咽喉部位繁殖。于是,就容易诱发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

⊙过敏体质

这种孩子,小时候爱出湿疹,大多有家族史,比如爸爸妈妈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等。这样的孩子,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机会非常多,咳嗽的原因不一定是感染,有可能是碰见了引起过敏的衣物,或吃了虾或螃蟹或其他引起过敏的食物而引起的反复咳嗽。

非常恐惧上幼儿园

有些孩子,对上幼儿园有明显的恐惧和不适应,因为心理的作用,孩子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甚至咳嗽等现象,可是如果去医院检查,却发现不了太多的阳性体征。

⊙睡眠太少

睡眠充足是孩子发育的先决条件,一些孩子非常贪玩,不爱睡觉,加上家长爱熬夜,对孩子关心不够,没有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孩子每次都是玩得很累了才睡觉,第二天还要按时去幼儿园,久而久之,孩子疲乏过度,就生病了。

所以,作为家长,要让孩子茁壮成长少生病,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不但要细心、耐心、精心,还应该学会适当变通,找出适合自己孩子成长的一种方式,多和其他家长交流却不盲从,这都是非常重要的!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

       预防措施:多饮水,多休息,注意通风以及锻炼身体,食用含维生素的食物。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或者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9天。

        预防措施: 1. 接种腮腺炎疫苗;2. 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丘疹—水泡,常伴有瘙痒,1-2天后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部更少。

         预防措施: 1. 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2. 流行期间与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3. 经常开窗通风等。

上呼吸道感染

          幼儿上火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抵抗力下降。若受到鼻病毒等感染,就会上感,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多到户外活动。发生伤感不要滥用抗生素,让幼儿休息好,多喝白开水,饮食以素淡流质为宜。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潜伏期8-12天,症状是口腔粘膜会出现灰白色小点,伴有咳嗽、流涕、高热39℃以上,其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要对麻疹患者及早发现和隔离。  2.未患过麻疹的人群要及时接种麻疹疫苗,有效预防麻疹的发生。 3.麻疹疫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去人流密集和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4.要经常对衣物和被子进行消毒,室内要保持通风。餐前便后要认真洗手,进行合理的饮食和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 5.一旦发生咳嗽和发烧等症状,要尽快就诊。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

       症状:细菌性痢疾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

        预防措施: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少吃快餐和外卖食物。3、不喝生水。 4、加强环境卫生,积极消灭苍蝇、蟑螂,食物要防止被昆虫污染。5、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个人抵抗力。

     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我们可以做好以下预防工作:

     1.增强体质。每天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锻炼幼儿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增强体质。

      2.接种疫苗。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预防传染病。

      3.定期消毒。要经常对孩子的被褥、衣物、手帕、玩具、食具、图片、空气等进行消毒,班级做好开窗通风,让空气流通。

      4.作息规律。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既有利于幼儿生长发育,又可增强免疫力。

       5.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外出时正确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孩子出现疑似情况后请及时就医,第一时间将情况如实告诉班级老师,如若确诊为传染病,需按要求在家隔离,痊愈后携带康复证明方可入园。

     ●请各位家长认真配合幼儿园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日常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阅读 31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