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季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秋季也是传染病的高发季,常见的秋季传染病如:百日咳、支原体肺炎、流行感冒、水痘、手足口、秋季腹泻、诺如病毒等,很容易在抵抗力低的孩子间传播蔓延。
桃川镇中心小学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与各位家长一起分享,让我们共同关注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孩子的健康。
一、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传染性很强,人群普遍易感,其中又以儿童为主要感染人群。和普通的咳嗽不同的是其因咳嗽时间可长达2-3个月,故称为“百日咳”。
百日咳一般分为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等3个阶段。不加以干预的情况下,3个阶段加起来通常持续时间保持在100天左右。
卡他期:感冒样症状,一般持续1~2周,可见轻度咳嗽、鼻塞、流涕、咽喉痛等症状,发热少见 与病毒性感冒不同的是,百日咳咳嗽逐渐加重,而不是逐渐减轻呼吸道分泌物最具传染性,在咳嗽发作后的前3周传染性最强。
痉咳期:通常从第2周开始,标志性症状为痉挛性咳嗽,即一连串、严重剧烈的咳嗽,在痉挛性咳嗽后伴有深长吸气,高调鸡鸣样声音,俗称“回勾”,昼轻夜重,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影响睡眠。
恢复期:一般持续2至3周,咳嗽频率和严重程度逐渐降低。
传播方式
传染源患者、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而对于婴幼儿来说,感染百日咳的父母或同胞是其最主要的传染源。
传染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带菌者在咳嗽、说话、打喷嚏时,带菌的呼吸道分泌物会排入周围的空气中,健康人通过吸入一定量的病原菌而感染,家庭内传播多见。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无免疫史的婴幼儿发病风险更高,患儿年龄越小,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的最好方法: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对降低百日咳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有较高的保护效果。
在百日咳流行季节,要减少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勤洗手,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百日咳”传染性较强,因此需要尽早隔离患者以预防“百日咳”的流行。
对于使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百日咳病例,自我隔离期限为医院诊断后至有效抗菌药物治疗5天;对于未及时进行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例,自我隔离期限为发病后21天。家长们要注意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二、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发现的能够在我们自然界中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体属于支原体的一种,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的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1.发热,热度不一,发烧多为中低度发热,少数患儿高热不退。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
2、咳嗽,主要症状多为干咳,可能持续1-2周,甚至更长时间,咳嗽较为剧烈时,可出现类似百日咳样咳嗽,病程后期会出现少许痰液,部分患儿会出现胸痛、胸闷、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3、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还可引起多种肺内外并发症,出现肺坏死、肺栓塞、胸腔积液、贫血、肝功异常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症状。
预防措施
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多通风。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的卫生清洁和空气流通。学校、幼儿园等场所要注意通风消毒,做好日常的清洁工作,加强健康监测,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
2、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手卫生。如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等应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冲,揉搓时间要充分。
3、勤锻炼。坚持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 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4、少聚集。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须去时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伴有剧烈咳嗽,建议及时就诊,规范治疗,切忌自行盲目用药。
三、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般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病,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可持续2-3天。伴有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头痛、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全身酸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
2、多饮水、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
3、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群拥挤、空气浑浊的场所,配戴口罩做好防护。
5、必要时可进行流感疫苗的接种。
四、病毒性腹泻
秋冬季的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的“秋季腹泻”和由诺如病毒感染的病毒性腹泻,可通过食物、水、气溶胶和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由于患儿频繁腹泻与呕吐,进食又少,所以很容易引起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引发营养不良,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进而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并用肥皂或流动水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及外出归来后。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餐具专用,注意饮食卫生。
五、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的孩子最易感染。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感染后首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
2、减少孩子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比如游乐园、室内商场、公共交通等公共场所。
六、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颊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小时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至发生高热惊厥等。
预防措施
1、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物摄入。
七、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肿脖瘟、痄腮,是腮腺炎病毒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通过飞沬传染,少数通过用具传染。主要表现为腮腺肿大、胀痛,表面发热。用手按压时有弹性感和压痛,一般4~5天逐渐消退。同时会伴有发热、畏寒、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等症状。
预防措施
1、注射疫苗进行预防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2、外出时注意戴上口罩,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
3、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4、少去人多密集的地方。
八、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3、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健康倡议
1.请家长在家督促孩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如果孩子有发烧、咳嗽或呕吐等不适症状,请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
2.请及时将诊断结果告知孩子所在班级老师,如果诊断为传染病请在第一时间如实将诊断结果告知老师,不要瞒报、谎报,以免使传染病毒蔓延,影响其他孩子的身体健康。
立秋之后,暑去凉来。各位家长朋友要根据天气变化和孩子的身体状况,提前做好各项预防保健工作。虽然秋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
编辑:胡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