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li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秋季期民乐镇小学“送教下村”教研活动

创建于2024-10-13 阅读3326

 

  送教下村促交流  

引领示范共成长


       为充分发挥我镇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互补,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10月11日,民乐镇中心小学开展送教下村活动。这不仅是一次教学资源的传递,更是一场心与心的交流。

课堂展示

       第一节是陶文芝老师执教的《稻草人》整本书阅导读课。陶老师温柔、亲切的语气,与学生有极高的亲和感。在初步了解作者后,引导学生猜测书的内容、了解目录、借助插图,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课堂上用大量的有效问题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善用各种奖励机制,学生整堂课都踊跃参与,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二节是李知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课文《桥》,当李老师播放《山洪暴发》的视频时,给学生带来鲜明的视觉冲击,引领学生深切感受山洪的可怕。在交流描写洪水的句子环节,李老师声情并茂,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体悟洪水的凶猛;通过聚焦老汉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体悟老支书无私的党员品格。这堂课李老师擅长用语言去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展开语言联想与想象。

       第三节是李云老师执教的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本节课李老师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导入,通过让学生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操作,探究、讨论、发现知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主动提问。通过直观演示将观察、操作等使学生对圆有一个形象的感知。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创新意识、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中轻松掌握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第四节课是曹丹丹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数学《角的分类》。曹老师采用了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讲解角的概念时,能够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到了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认识平角、周角时,曹老师让学生们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具体,整节课以兴趣为先导,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师们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的课堂精彩纷呈,充满活力与创新。生动的讲解、巧妙的引导、积极的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互动研讨

      听课结束后,老师们集聚一堂,进行教学交流与研讨。

     各教师代表对这四节课进行评价,同时他们分享教学心得,解答教学疑惑,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这种交流与互动,为参加本次听课的教师打开了新的教学思路,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总结

       课余时间,由刘应虎主任带领语数科教研员,对嘎胡小学全校师生进行全面的常规检查,并逐一反馈,提出了每个学科各自的优缺点,比如教师二次备课的教案和课本上都写得很详细、作文批改有相应的批语,但部分教师的同步练习未做到全批全改等。

       这些优缺点是基于常规检查中提出的,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各自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陶文明副校长针对此次“送教下村,强调了团队力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学科的融合,让课堂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还强调了培养学生良好阅读和计算习惯的重要性。希望老师们继续深化对教材的理解,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对比了身边众多案例,发现常规操作中的优秀案例与存在问题的案例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从而激励老师们,把常规教学做细做实。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本次送课下乡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达到了优势互补、共同提升教师素养的效果,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引领明确了更为清晰的方向,真正做到了送教促交流,互助共成长。老师们也必将把今天的所学、所悟、所闻、所感积极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夯实课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阅读 332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