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品质课堂 共研语文之韵

——威戎学区携手兰静宁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

威戎镇学区
创建于2024-10-12
阅读 130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果香在每一缕清风中流淌。10月10日下午,威戎镇学区携手兰静宁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在威戎镇中心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语文教研活动。

课例展示出真知

       首先兰静宁老师为所有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呈现了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的示范教学。依托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基于语文要素的任务群需要,兰老师将本单元的课程内容定位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任务群,整堂课的设计体现了三方面的思路,一是基于大单元的任务群架构;二是基于小组研读的任务探究;三是基于思辨的深入体悟。整堂课以“寻找诗人心中的期盼”为主要任务,引领和促进学生借助资料,经历情境化的语言实践活动,在真实可感的情境中增进对古诗内容的深度理解,对诗人情感的深入体会,对自身精神成长的关照。在不同形式的诵读中学生体会到了熔铸于诗句中的拳拳爱国之情。

        教学中,兰老师将“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情迁移到类似的诗句中,让学生在积累中去体会陆游的爱国情怀。从“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诗句诵读中,感悟到了陆游的爱国情怀。同时,兰老师将《示儿》与《题临安邸》两首诗进行对比教学,在“中原”、“汴州”“临安”“杭州”“九州”地名的寻找中体会陆游的“悲”,林升的“愤”,并借助《南宋地形图》和《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了解《示儿》与《题临安邸》两诗的写作背景,体会陆游与林升共有的渴望朝廷收复失地,统一全国的爱国热情。其实,这正是每一个华夏儿女心中永不泯灭的“中国梦”。

       诗文教学过程中,兰老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借助诗文插图、结合文本注释、借助地形图、查阅链接资料等方法去理解词句和诗句大意,并通过组内研读,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小组合作的意义在于“一个思想交换一个思想,就会有两个思想,甚至会有更多思想……”。古诗词的学习,就应该在小组合作中,将情感交流与思维碰撞的火花点燃,让学生沉浸诗歌文本,与时代背景同步,与诗歌作者共情。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诗文背后的深刻含义,也才能体会作者流泻在文字中的时代之痛、家国之思。这也许就是兰老师教给师生诗词教与学的方法吧!我们也会从兰老师《古诗三首》的教与学中,有所感悟,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课堂教学的尾声,兰老师结合“家国情怀”单元主题,借助艾青的诗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引导学生在诗句仿写中,将德育教育渗透于诗词学习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了所学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让学生在诗词浸润中厚植了爱国热情。整体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真正做到了以“学习任务群”为出发点,以“读—思—悟—感”为主线,将读、悟、写、练融为一体,在“学为中心”目标指引下,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自然而真实地发生,让学生的思维与交流互为助力,做到“乐教乐学”,学贵有得,实现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以“说”促教助成长

        不负时光,“研”途有成长。课后的互动答疑将教学研讨推向高潮。兰老师从备课思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学法指导及教学环节等几个方面,做了详尽的说课交流,既有对学生善思乐学的肯定,也有对学生互动合作的缺憾,更有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期待。兰老师的缺憾和期待,正是我们日常教学忽略和很少涉足的禁地。但愿兰老师的缺憾与期待,让我们警醒反思,改变自己的课堂,改变自己的教学,将“学为中心”落到实处,在我们的巧“引”善“导”下,学生能“善思乐学”,学有所得,学有所悟。

专家答疑解惑

       互动答疑环节,老师们与兰静宁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积极互动,对兰老师的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有的放矢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有对精巧教学环节的称赞,有对匠心独具的课件制作的感叹,也有对超强语文素养的赞不绝口。兰静宁语文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马小桃和吕慧霞老师,结合自己在儿童阅读和写作指导的实践,积极为参与教研的语文老师答疑释惑,建言献策,必将让语文课堂教学之困,得到帮助和消融;必将让儿童阅读之惑,拨云见日,重拾希望;必将让写作指导之难,不再望而却步,举步维艰!老师们在交流中碰撞着智慧的火花,在研讨中收获着无限的成长。

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环节,兰静宁老师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和语文要素任务群发展目标,做了《怎样基于语文要素进行任务群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讲座紧紧围绕语文要素任务群目标实现,从明确任务群学习领域、提炼任务群学习主题、制订任务群学习目标、创设任务群学习情境、分解任务群学习任务、检测任务群学习效果六个方面,结合具体课例阐述了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的思路、策略和路径,实例举证,现场指导,为从未涉足语文要素任务群教学设计的我们解答了困惑,打开了思路,指明了方向。让我们跟随语文名师的脚步,一同探索语文的奇妙世界,开启智慧之门,成就语文学习的精彩之旅。

        总结提升环节,威戎学区主任同志对兰静宁老师的示范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为兰静宁老师专题讲座的前瞻性和实效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兰静宁语文名师工作室的教研帮扶和教法指导表达了真诚的谢意。包主任高屋建瓴的指出:“基于语文要素的任务群教学设计,将是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新天地。兰老师的讲座,将会让所有的语文老师茅塞顿开,将会让所有的学生受益无穷,也必将带来语文课堂教学的改观”。包主任殷切期望在名师的指导和引领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能够焕发生机;我们的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在自主学习的道路上美丽绽放。同时,包主任结合威戎学区教师发展和教育教学现状,再次重申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践行的必要性,号召全体老师都能立足自身发展需要,将自主学习和团体学习有机结合,将短期学习和终身学习有机结合,将自我发展与学校发展有机结合,做“学者型”的四有好老师;并且能够将学习与思考、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努力做到“学有思,思必践”,让学习和践行的辩证统一,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加油续航。最后,包主任再次号召全体教师能够“坚持”做好每一件事,“坚持”做有目标、有思路,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教师,坚守好自己一厘米主权,让自己的教育之路皆是风景。 

       秋之美,在于希望与收获;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教研是一次灵魂的唤醒,也是一次诗意的修行,相信威戎镇学区的语文教师抱团成长,共研共学,齐步前进;相信威戎学区的语文教学定会于唤醒中迈步,在诗意中前行!

阅读 130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