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以“牺牲感”去引发孩子的内疚,只会让彼此心的距离越来越远。
放下情感勒索,不要让窒息的爱成为孩子一辈子的伤痛。
曾在星巴克看见这样一幕:
一位妈妈,给女儿点了杯咖啡和一个甜点,自己却只要了杯免费的冰水。
妈妈嘴上说着自己不爱吃,却又忍不住感慨:
“别看就这么点东西,可花了我大半天工资呢。”
妈妈的本意,或许只是想教育一下女儿,强调一下自己的付出。
但女孩却明显难以再咽下眼前的食物,脸上尽是掩饰不住内疚和自责。
我在旁边看得很不是滋味。
李雪琴在谈到原生家庭的话题时,曾说:
“当下,很多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里面,牺牲感都特别重。
最基础的包括,这排骨给你吃,我嗦一嗦那杆;
这鱼最好的地方都给你,我吃那刺多的鱼尾巴。
可是,明明这条鱼很大,为什么一定要选择不好那一部分,反复强调自己的付出?”
是啊,很多时候父母的付出和给予,本应该是爱的表达。
但当这种“付出”变成了“牺牲”,就会过于厚重,反而成了束缚和压力。
牺牲感不是爱
而是以爱之名的控制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孩子会感激牺牲型父母吗?”
网友@螺丝艼说:不会,甚至想要逃离。
在家里,父母有什么好的都紧着她,自己却吃剩的,用旧的。
出去逛街,超过100块的衣服父母从来不要,但会给她带回来1000块的羽绒服。
而这样的牺牲,就像一架天平,他们付出的越多,要兑换的砝码也就越多。
但凡她在学习上有一些松懈,父母就会生气地质问:“你都不读书,那我这么努力工作赚钱为什么?”
她考试考差了,父母上来就是一顿指责:“你就考这么点成绩,你对得起我们吗?”
她说话语气不对,父母马上耳提面命:“爸爸妈妈把最好的留给你,你就这样对我们?”
对此,她一度深感压力,几近崩溃。
在心理学上,这种以“牺牲感”为要挟,让孩子妥协的方式,其实就是:情感勒索。
说的是,一方通过不断付出情感,使另一方丧失维护自己权利的伦理立场和道德勇气,从而实现对另一方的掌控。
父母的牺牲感,本质就是一种精神控制。
台剧《茉莉的最后一天》中,林茉莉的妈妈是位留美硕士,婚后,她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放弃了晋升为教授的机会。
可她又心有不甘,于是她将事业上的牺牲转化成对孩子的绑架。
她对茉莉的要求很高,期待也很高,一旦茉莉有所不满,她就会不停强调自己为家庭作出的牺牲:
“为了你我放弃大好前途,你却不争气,如果不是为了你,你以为我愿意吗?”
一遍又一遍地指责、抱怨,压得茉莉喘不过气来。
一边是成为妈妈心中的优秀孩子,努力学习,一边是自己的梦想,写小说,走文学路。
两难之下,茉莉想逃离又无法逃离,爱妈妈也怨恨着妈妈。
长期的情绪拉扯,茉莉压抑成疾,不堪重负,最后爬上窗台,一跃而下。
心理学家李雪曾说:
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因为,父母的“牺牲感”带给孩子的不是内心的温暖和感动,而是痛苦的内疚和永远摆脱不了的噩梦。
以爱之名,用“牺牲感”绑架孩子,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残忍。
因为孩子表现出的听话背后,是苦苦的压抑,是深深的绝望。
父母的牺牲感越强
孩子的心理负担越重
papi酱曾在一段视频中,自曝曾和母亲大吵一架。
因为母亲退休后,每天的日常就是在家待着,生活的全部就是子女。
然后,就把类似“我做的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你”这样的话挂在嘴边。
papi酱清楚,妈妈强调自己付出了很多,是希望她可以努力地学习、工作。
但作为子女,她听完之后心里面其实不是感动,只有一种负罪感。
“我觉得父母人生中所有糟糕的部分都是我造成的。”
父母的“牺牲感”太强,孩子一定会滋生“负罪感”。
因为父母用“牺牲感”表达爱,不仅不会让孩子觉得幸福,反而会让孩子背负沉重的心理枷锁,认为:我是亏欠父母的。
一位抑郁患者就曾分享自己的经历。
从小,妈妈经常对她说:我一个人养你不容易,要听话要好好学习。
看着妈妈为了她,每天打两份工,早出晚归,她一度觉得自己的出生就是一笔债款,把自己视作负担。
尤其是每次花钱时,妈妈的一句“为了你,妈妈砸锅卖铁也没有关系”,更是压在她心头上的千斤重,让她有一种深深的负罪感。
所以,她从来不敢任性,不敢提要求,不敢惹麻烦。
甚至,在别人还在肆意玩耍的年纪,她每天就想着怎么缩衣减食,想着去哪里捡多一点的塑料瓶子卖钱,给妈妈减轻负担。
她说,我虽然和妈妈相依为命,但母女间却没有亲密,只有偿还的压力。
这样的成长环境,也造就了她如今敏感又自卑的性格,常常别人一个眼神,就能让她内耗很久。
马东说过这样一句话: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
很多时候,父母谈自己的牺牲,也许不过是随口的一句抱怨。
但在孩子听来,却是报不完的恩,偿不清的债。
让孩子稚嫩的心灵,早早地背负起父母人生中的各种苦楚和不幸。
这些重压,一点点烙印在孩子的心里,就是孩子生命中的难以承受之重。
孩子真正需要的
是父母的价值感
育儿,从来不是靠牺牲、胁迫就能成功。
现在回看开头故事里妈妈说的那句话:
“别看就这么点东西,可花了我大半天辛苦工作的钱呢。”
类似的话,父母其实也跟我说过。
8岁生日那年,妈妈拗不过我,带我去吃了心心念念的麦当劳。
结账时,妈妈有些心疼钱,抱怨的话脱口而出:
“就这么点吃的,可够我们家好几天的生活费了。”
不同的是,妈妈后面补了一句话:
“但偶尔花钱去享受一次美好的事物,也是很值得,你喜欢的话就要加油啦,以后凭自己本事,想吃就吃。”
这句话,激励了我很多年。
也让我一直坚信:我值得一切美好,只要我努力。
孩子的成长,其实是需要力量的。
牺牲感,往往是扼杀力量感最快的东西,价值感,才能真正给到孩子滋养。
而给孩子价值感也不难,父母活出自己,活得快乐,活出榜样即可。
杂志《人物》曾报道一对母女。
妈妈胡永平说:“做母亲,需要付出,但不能牺牲。”
她一直秉持一个原则:先是自己,然后才是母亲。
她不会因为女儿,就对生活妥协,委曲求全。
她对女儿的养育,也很随性:
不会无微不至地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
女儿高中毕业要去英国留学,女儿说不用送,她就真的跟朋友去越野了。
母女间,没有牺牲和奉献,也没有控制与束缚。
但受妈妈的影响,女儿成长得特别独立有主见。
女孩表示,是妈妈让她懂得,要敢于追求自己想干的事,不要被世俗束缚。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优先滋养自己,父母内心富足了,才能带动孩子成长。
这就是活出自己。
莫言小时候,家里过得很辛苦。
尤其是母亲,不仅是家里挨饿最多的,也是干活最多的。
他一直以为母亲会一边劳作一边哭泣。
但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母亲的这份乐观豁达,教会莫言在挫折和苦难面前,不抱怨不诉苦,而是乐观面对,积极处事。
与其谈牺牲,说辛苦,不如笑着去面对,给孩子传递正能量。
这就是活出快乐。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直坚持着一个原则:
“先学爸,后学霸。”
他从不对孩子说“你要努力”,而总是对自己说“郑渊洁,你要努力”。
他曾每天四点半起床写作,写6000字,36年从不间断。
女儿好奇他为什么这么早起。
他说:“先把最重要的事做完,这样一天就非常轻松了。”
在这样的身教下,女儿从上小学第一天开始,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写作业再做其他事。
女儿说:“我只有成为全校第一,才算真正的郑渊洁的女儿。”
后来,女儿以全校第一的好成绩,被6所名牌大学录取。
所以,与其绑架孩子成长,不如闭上嘴、抬起脚,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
这就是活成榜样。
尹建莉曾说过:
“父母之爱都深如大海,但有质量差别。
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而是对细节的处理水平。”
为孩子好,是为人父母的天性,但如何避免把这种爱变成孩子的负担,则是每一位父母都要修炼的重要课题。
愿父母们都能明白:爱不是枷锁,也不是牺牲,而是彼此成全。
父母活出自己,孩子才能更有力量。
父母活得快乐,孩子才能活出幸福。
父母活出榜样,孩子才能飞得更远。
希望每位父母都能给孩子带去最好的养育,成就幸福美满人生。
启善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致力于帮助孩子解决叛逆、厌学、逃学、早恋、自私、自卑、自闭、沉迷网络,离家出走、人格异常、打架斗殴、暴力倾向、奢侈消费、亲情冷漠等众多青少年常见问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及自残、自杀,引导孩子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爱好学习,阳光自信,回到正轨!
咨询电话:15155969149(微信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