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劳动精神  争当时代少年

——劳动实践基地方案

江苏盛世煜耀旅行社有限公司
创建于2024-10-12
阅读 47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落实立德树人、增强综合素质、坚持知行合一,都离不开实践教育。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意见》对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

学农是一门课程

  1. 学生参加学农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校内教育的重要补充。

学农经历是一种财富

现在的农村已经不是真正意义的农村了,它逐渐向城市化转变。所以,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也大多没有农村生活的体验。挖番薯、割水稻,只能在小说或电视中看到。

通过学农活动将让大家亲身感受农村的生活,走入自然、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培养大家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

秋天是丰盈的、成熟的,更是给予的

劳动教育课程- 劳动知“稻”

在田间地头拾起丰收的秋,探索农耕之美让同学在秋收体验中培养“亲农”意识

了解到“一米一粟,当思来之不易”

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明白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基于稻作文化传统和“水稻的一生”蕴含的教育价值,以劳动教育为纽带,以“全面育人”教育目标为引领,秉持五育融合理念,设计实施了具有跨学科特性的“水稻一生”劳动教育课程。课程融合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技能解决问题

•劳动品质与习惯:能够在收割水稻劳动过程中,遵守劳动规范,按照流程完成劳动,结束后能够做到工完场清,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劳动观念:通过收割水稻的劳动,践行探究问题,知而后行的劳动意识。

•劳动能力:了解稻米的生长历程,掌握收割水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劳动精神:通过收割水稻的劳动,践行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精神。



水稻的一生

田间课堂:探究一粒米的成长旅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水稻是怎么由禾苗长成水稻的呢?水稻又是由哪些结构组成的呢?

一起了解水稻的前世今生和种植过程!

追溯一粒米的成长故事,思考我们与土地的关系。

刨花生挖地瓜

“在大大的土地里挖呀挖呀挖”

让我们化身“小小农夫”,在田野间沉浸式挖红薯,一个,两个,三个......看看哪个小朋友挖的最多,挖的红薯最大。

小猪赛跑、抓鸡比赛

农场,手擒走地鸡!抓鸡比赛,考验着孩子们速度和敏捷度,以及与团队的合作力对孩子们来说,也是挥洒汗水、释放精力。

土窑烤鸡

烤叫花鸡,也是一门技术活,想要烤出香喷喷的叫花鸡,也是需要动动脑筋哦!

腌制、裹泥、包叶、点火、入窑烤制,每一个环节都十分有趣,烤熟后把表面的泥巴敲掉,泥巴的阻隔和高温的加热,让鸡同时拥有烤鸡的香浓和蒸鸡的多汁,太诱人啦!

木工坊 | 箸与筷-中国筷子手工制作

一双筷子,承载邻里情感,也是同学们记忆的开始,更代表着咱们中华文化。

服务标准:

1、交通:往返空调旅游车

2、门票:景点门票+研学课程

3、用餐:午餐自理(送5对家庭一只烧鸡)

4、导服:全程优秀导游+研学老师服务;

5、保险:旅行社责任险+人身意外险;

6、住房:无

7、赠送:(1)孩子制作好的筷子;(2)烧鸡是十人一只;(3)挖花生,一组家庭4斤花生;(4)拓染手帕一组家庭一个

8、备注:家长可以自带食材,基地提供大锅,家长自己在煮!

弘扬劳动精神  争当时代少年

阅读 47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