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演”筑防,护“幼”成长——铜陵市林旭幼儿园小班新生防拐骗安全演练活动

夏之语
创建于2024-10-12
阅读 117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每一个可爱的孩子都是家庭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孩子们的安全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安全工作更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增强小班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2024年10月12日,铜陵市林旭幼儿园小班组织开展了一场家园合作的防拐骗安全演练活动。

主题教育——“防拐”知识不可少

        演练前,小班的老师们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对幼儿开展防拐骗安全教育。通过谈话、PPT、视频等多种方式给孩子们普及“我不跟你走”、“对陌生人说不”等防拐骗知识,加强孩子们的安全教育,让孩子们初步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了解有关防拐骗的安全知识,学会自我保护。

演练进行中

       在常态活动中,老师不做任何语言提示的情况下,拉开真实演练的帷幕。家长志愿者从孩子们的喜好和年龄特点出发,用玩具、食物进行诱惑,用套近乎、请求帮助等方式对孩子们实施“拐骗”。

‍       甜蜜的糖果、好玩的玩具、友好的拥抱等,孩子们能否抵挡住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拐骗诱惑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活动现场去看看吧!

招数一:美食诱惑

“小朋友,这里有好吃的饼干、还有奶酪棒,可好吃了,送给你吧!”

招数二:玩具吸引

“小朋友,你长得好可爱呀,小汽车送给你,我带你去找你妈妈吧!”

        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少部分毫无戒备的孩子被“糖衣炮弹”诱惑,被“陌生人”带离幼儿园,大部分孩子的安全意识较强,识破了“陌生人”的骗术。

“防拐”意识再加强

        演练结束后,各班老师清点好人数将孩子带回班级,根据演练情况对班级“被拐”幼儿进行安抚及心理疏导,并抓住教育契机进行“防拐骗”的再教育。告诉幼儿跟坏人走了之后的严重性,提醒幼儿在遇到陌生人的诱惑时应该学会说不,对陌生人要有防备心理。

       小班教师对本次演练活动进行了反思与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防拐骗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安全意识得到显著提升的同时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我们也意识到安全教育需要持续进行,未来我们将加强家园合作,丰富教育形式,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提升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防拐骗”小贴士

1.不给陌生人开门。如果有陌生人敲门,不管什么理由都不要开门,要隔门而答或者让大人来开门,危急时刻要记住拨打求救电话110,寻求警察叔叔的帮助。

2.与爸爸妈妈一起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接头暗号。树立安全意识,不跟陌生人走。当有陌生人来接时,只有征得老师同意和说对了暗号才能跟着走。

3.出门一定要紧跟爸爸妈妈,拉紧爸爸妈妈的手,不乱跑。如果想去别的地方,可以让爸爸妈妈领着去,绝对不可以自己不声不响地离开。

4.不吃陌生人给的零食。学会拒绝陌生人的糖果、饼干等小零食,吃别人东西之前要经过爸爸妈妈的允许。

5.宝贝要熟记爸爸妈妈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爸爸妈妈的名字,回家或去幼儿园等常走的路线都要记牢。但是,不能随便背诵给陌生人听。

6.出门前要与爸爸妈妈做好约定:今天要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每到一个地方,宝贝与爸爸妈妈可以预定一个“集合地”,如果走散了可以在这里等,不要乱跑。

7.不跟陌生人说话。不把自己的信息告诉陌生人,如果有陌生人强行把你抱走,可以大喊大叫引起身边人的注意。

8.一旦找不到爸爸妈妈或同行的亲人,请不要慌张哭闹,以免引来坏人。可以向这些人求助:穿军警制服的警察叔叔们、保安、银行或超市商场穿着统一服装的工作人员等等。

绘本推荐

       安全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共同努力,在引导幼儿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家长们也应增强防范意识,将安全意识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让安全和防拐意识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共同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安全防护墙。

——END——

文稿:徐洁

图片:小班老师

审核:陈瑾

阅读 117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