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瞎忙、会偷懒班主任也可“有滋有味”》

‍——泸县得胜镇学校第3期“尚舍论坛”班主任经验交流

泸县得胜镇学校
创建于2024-10-12
阅读 208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作者简介

   章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长期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获得过市级、县级、镇级相应成果奖,曾被评为镇级“优秀教师”、县级“优秀班主任”。

             不瞎忙、会偷懒班主任也可“有滋有味”

                              泸县得胜镇学校    章琴

     有人说:班主任,要上得了课堂,跑得了操场;批得了作业,写得了文章;开得了班会,访得了家长;劝得了情种,管得住上网;解得了忧伤,破得了迷惘;审得了案件,断得了官司,办得了板报,出得了节目,镇得住泼皮,演得了三藏。以上这些还只是班主任工作的部分内容,一句话,班主任真的很忙,很累!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谈我们班主任怎么才能“忙里偷闲”。

一、抓好五点,避免瞎忙。

有一句话说得好:“在奔跑之前,要先看准方向。”比起正确地做事,做正确的事更重要。找到班主任应该做的事,是避免瞎忙的关键。那班主任应该重视哪些事情呢?我觉得,抓好以下五点,欣欣向荣的班集体自然就有了。


1、抓卫生

一直以来,我特别重视班级卫生,因为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形象。脏乱差的教室会让人感到厌烦,松松散散,纪律性差;相反,地面干净,桌椅整齐,学生也会不知不觉“站如松、坐如钟”。可以说,卫生就是班级的试金石,教室干净整洁了,这个班很难不优秀。


2、抓纪律

这一点,我想没有老师会不认同。班级学生三四十,各有性格和想法,班主任要想带好一个班,先要整好纪律。老师说话时,如果纪律严明,学生在线,老师会很轻松;如果学生七扭八歪,眼神涣散,身在曹营心在汉,老师说得再多再好,也没有意义。这种情况下,可以暂停其他,抓纪律。有了好的纪律,才能谈好的班级。


3、抓心理

我们都知道,安全是第一位的,但是,心理也特别值得大家去重视。老师和其他工作的一个很大不同在于,我们是和“人”打交道的,并且这个“人”还是未成年人,而且,他的成长环境我们无法更改。与人打交道,必然要“交心”,学生不是机器,会有各种心思和想法,也会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预防永远大于治疗,与其在心理问题产生后去弥补,不如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4、抓人际关系

想必老师们都经历过被“小报告”轰炸的日子,学生斤斤计较,推卸责任,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告诉老师,这说明一点,就是学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班主任与其每天应付这些小事,当辛苦的法官和警察,不如慢慢引导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学生自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强了,自己开心,班级也轻松。


5、抓家校沟通

不要妄想单靠老师就能改变一名学生,离开了家长的支持,老师能做的很有限。“合则兴,离则衰”,班主任和家长不应该是两个拳头,而应该是两个紧紧握住的手,志同道合,一起用力,这样,教育学生才会有效果。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背后肯定有一个和谐的家校沟通。班主任和普通教师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班主任不仅要负责教书和其他学校内的事务,还要争取到家长的心。

二、不断修炼,做到“四有”

那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好这些工作呢?班主任一定要不断自我修炼,做“四有”好老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张会夸的嘴,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有一颗温柔坚定的心。

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首先,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仅要发现“优秀学生”的优点,更要发现那些“让我们着急上火的学生”的优点。学生肯定会有不完美,有时候,这些不完美给我们的班级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优点。如果我们跳出“班主任”视角,就会发现,再让人生气的学生都有优点,这些小的闪光点,如果老师发现了,把握住了,也许就能在学生心里燃起熊熊火焰。

这学期,班上有一位特殊学生,说话含混不清,特别磨蹭,也不学习,还动不动就打扰别人,扰乱班级纪律。怎么改变这个孩子呢?我细心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发现,虽然他习惯很差,但自理能力很强,因为家长工作太忙,没时间照顾他,所以和其他一年级小朋友比起来,他干活有模有样。

于是,我经常给他创造机会为班级做卫生,并当众去大肆赞扬,也会让他去教别人,改善他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形象,慢慢地,他对我十分亲近,亲其师,自然信其道,一个学期下来,这个孩子改掉了很多坏习惯。

没有学生是差生,作为班主任,要有一双慧眼,发现不同学生的特长,并加以引导,自己“懒”一点,让学生“动”起来:有人擦黑板,有人倒垃圾,有人发午饭,有人检查卫生……争取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学生眼里有光了,积极成为班级小主人,我们也给自己减轻工作量,何乐而不为呢?

有一张会夸的嘴

其次,我们要有一张会夸的嘴。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我们常会陷入一个误区,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费心费力吼来吼去,结果并不如人意。但实际上,表扬的效果远大于批评:想要什么,就夸什么,夸什么,就有什么。

正向的激励,对于我们带班和教学是一种“减刑”。数生十过,不如赞生一长,对学生来说,表扬也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效果比批评要好很多!

有一次上课,铃声响了,班级还没静下来,我说:“同学们,老师想表扬一位同学。”同学们一听,迅速静下来了。

我接着表扬:“大家看王可心,铃声响了,她能迅速坐端正,笔直笔直地像一棵小松树,真正做到了站如钟,坐如松。”说到这里,同学们都已经坐端正了。

“现在,老师要表扬全班同学,就是这样的精神状态来上课,老师相信,这节课你肯定能收获很多!”

相对于优秀生,后进生更需要我们的表扬,表扬得越真诚,越能表示出老师的喜爱,学生的变化就会越大。

有一次,班里最磨蹭的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按时完成了作业,我拿到他交上的本子,惊喜地说:“哇!今天按时写完了作业,还挺仔细呢!你这么棒,我干脆叫你‘王赞赞’得了!”他害羞地低下头,接下来的日子,每次他表现好了,我就会给他竖大拇指:“真不愧是‘王赞赞’!”慢慢地,他已经不属于作业困难户了。

我们一定要有一张会夸的嘴,让表扬成为班级的主调,班级哪方面不足,就猛夸哪方面,我们夸奖什么,什么就会不断地在学生耳边重现,自然,学生就会学习什么。低成本夸奖,也是我们偷懒的一个法宝。

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绝大部分是沟通不畅引出来的。没有什么是“沟通”解决不了的事情,但在实际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光说不听,我常跟学生开玩笑说:“上天给我们一张嘴,两个耳朵,就是让我们在表达自己之前,先学会倾听。”倾听,是良好沟通的前提。

家长无条件配合,就是老师轻松带班的底气。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不卑不亢,更要认真倾听。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不容易,尤其是问题学生的家庭,往往更加复杂,在输出我们的专业理论之前,我们一定要认真倾听和思考,才能把话说到家长的心里,他们才会把我们当成自己人。

班级有一位小朋友有打人的习惯,在接到其他家长和小朋友的投诉后,我约了家长面谈。这位家长对学校和老师十分排斥,因为在幼儿园里,就不断有老师、家长责备他们孩子,在家长看来,很多事情并不完全是她孩子的错,因此她认为“别人针对自己的孩子”。我耐心地听完她的话,也认可了她说的有一定道理,家长的怒气已经消了大半。接下来,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她进行了探讨,如果幼儿园他不能和同学和谐相处,小学又产生问题,那肯定不可能完全是别人的事儿,自己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惯子如杀子,孩子必须学会跟其他人友好相处……我把观点娓娓道来,家长就不再排斥了。先倾听,理解,共情,家长心里不再疙疙瘩瘩,问题也迎刃而解。

要有一颗温柔坚定的心

温柔且坚定,这五个字就是带班法宝。温柔,是因为我们爱学生,坚定,也是因为我们爱学生。老师情绪稳定,处理班级问题时,不一定要大吼大叫,但一定要说到做到,不动摇,不妥协,这样,学生就会慢慢明白我们的底线,也就不会再轻易违反纪律。

在班里,有一个小女生被家里宠溺,动不动就用哭来要挟家长,开学后,她仍然想用这一招来要挟老师:写字不认真要重写,哭;同学说她一句,哭;卫生脏乱被老师指出,也要哭。学生哭得很可怜,但是如果老师就此心软,依了她,那是爱她还是害她呢?所以,在这个学生嚎啕大哭时,我没有着急去哄,也没有因为她哭而有丝毫退让,而是不停地告诉她:“大哭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糟糕。”后来,遇到不顺心的事,这个孩子就再也没哭过,而是开始想办法解决问题。

我不停地告诉孩子们:“老师平等地爱每一个同学,也正是因为爱你们,所以才不会迁就大家的小脾气,老师的批评,永远只针对行为和现象,所以当老师批评你时,不代表老师不爱你!老师希望你们能正视问题,不断改进自己,这样,你才能赢得真正的尊重。”

很多时候,学生紧张焦虑,浮躁迷茫,并不是因为学生品行不好,而是他们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作为老师,我们要心存善意,用包容的心看待学生的错误和问题,也要笃定态度,坚守界限,原则问题不退让,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也能把很多问题消灭于萌芽。

结语:班主任工作琐碎忙碌,每天都无比充实。工作的方法成千上万,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只要我们不断探索,班主任工作也可以有滋有味!

编辑:罗雪梅

初审:罗雪梅

编审:杨利娟

终审:陈桂全

签发:蹇孝洪

阅读 208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