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疫情时代做最美的教研人——石门口联校线上集备教研活动纪实

孤独的狼
创建于2022-12-20
阅读 121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你当像鸟,看见你的山——2022年教育年会主题词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时代对教育发起了巨大的推动力量,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改革,我联校组织了基于集体备课平台的历时一周的线上混合式教研活动。
一、详细安排部署
12月12日,联校发布了《石门口联校六年级视导活动安排》教研方案,并计划邀请县教研室小教组教研员进行复习指导。方案从领导分工、教研主题、集体备课形式及流程、线上授课形式、线上听评课形式做了详细安排,并于12月12日下午召开了工作安排会。
二、线上集备
为了真正通过本次线上教研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我们精心设计并组织了历时一周的线上集体备课活动。本次集体备课我们主要通过希沃平台提供的集体备课平台和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备课、磨课活动,共经历了个备、团队引领、异步集备、同步集备、工作室指导等几个阶段。
在个备环节,张锦涛、曹晓恬两位主备老师经过两天准备,将备好的教案及课件上传集体备课平台,邀请同科老师参与集备。
在异步集备环节,备课组成员利用空闲时间参与集备,并通过批注对两位老师的初稿提出修改意见,两位主备老师根据修改意见及时更新并上传修改稿。
工作室指导环节,联校名师工作室对两位主备老师的复习课教学设计通过线上会议进行了个别指导,并针对复习课的特点提出了指导意见。
同步集备环节,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异步集备后,学科组通过线上会议对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了集中研讨,在听取两位老师的说课基础上,结合异步集备的成果,又进行了大的调整。
经过几轮的集体备课与研讨,两位主备老师几易其稿,张锦涛老师从初备到形成终稿共进行了四次修改,共有五位老师参与到集备中,浏览数81次,批注数为16条。曹晓恬老师从初备到形成张稿共进行了三次修改,共有八位老师参与到集备中,浏览数87次,批注数为21条。视频研讨四次,累计时长两个多小时。
三、公开课教学
12月19日上午第一节课曹晓恬老师执教了《第四单元复习课》,第二节课,桥头小学和石门口小学六年级学生组成的混合班参与了上课。张锦涛老师执教了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复习课,南坪小学和南上庄小学六年级组织的混合班参与了上课。原定的小教组教研员因病未能参加本次活动,特别感谢包点我联校的教研员任鑫华老师带病参加了听课活动,我联校李翠云老师、郝业红老师等多位老师也都带病参加了本次线上教研活动。
曹晓恬老师以“你对本单元印象最深刻的人物”为触发点展开了本单元的复习,她从“环境描写、情节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对话描写、标点符号留白”等五个方面引导学生复习了突出人物形象的几种写作方法,并引导学生从课内积累、课外拓展、小练笔几个梯度进行针对性练习。两个学校学生组成的混合班学生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复习任务。
张锦涛老师通过勾连以前学过的倍分问题、分数问题,将百分数问题与已前的知识建立了联系,引导学生重新建构了分数、百分数常见的问题模型,巩固认识了百分数的意义,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分析、比较等高阶数学思维,强化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并尝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努力向学生传达了化归的数学思想。只是本节课的练习量不够,在处理学生的生成问题时稍嫌稚嫩。
四、线上评课活动
首先,本次线上评课采用了石门口联校线上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着重观测了教师运用平台、资源的能力及线上课堂互动的情况。听课教师在评课平台上从主、客观两方面对两位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评价。

其次,在线上研讨活动中,老师也对这两位老师的课进行适时点评,部分老师将点评直接发在集体备课评论区。
五、教师反思
在活动结束后,两位青年教师也进行了反思。
张锦涛老师反思了三点:
1.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中解决问题的复习,本节课通过将本单元五类问题单独拿出来去分析,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系统的去吸收本单元的知识,通过归纳总结,形成体系。但是在授课中,由于对学生的备课不够充分,加之自己的一些原因,使得课堂效果不是太好,其实应该将五类问题再进行归纳,成为两大类问题,这是我在备课中疏忽的问题,同时,在课堂上学生参与度不高,没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没能将每一位学生照顾到,没有真正的做到在复习过程中兼顾到所有人。 
2.本节课较为满意的是,第一次将不同学校的两个班级放到一起上课,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但还需不断探索,同时利用希沃白板的批注功能在课件中直接批注,能够像线下一样及时标注,学生更为直观。
3.今后授课中需要提升的是课前充分地去备课,将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预设好,保证课堂中不会被一些已有知识的遗忘而打断,另外就是在课堂中还是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去说,将自己的的想法与问题说出来,不能以我个人的想法带着学生走,另外我将深入挖掘教材,将教材中的知识体系整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思路。同时,还要在课前调试各种网络设备,作好应急预案,不被课外因素干扰课堂。
曹晓恬老师反思了两点:

六、再教设计
为了巩固本次教研成果,李祯老师负责的名师工作室组织工作室成员针对这两节课公开课进行了再教设计,共有李祯、邓珊珊、田春雨、曹晓恬、张锦涛、郝权等五位成员参加了再教设计教研活动。在再教设计活动中,提出了以下修改意见:
第一,要站在复习课的角度去设计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第二,要充分利用学习通平台提供的课堂互动工具,注重学生的反馈;
第三,要认真贯彻集体备课的成果,做到了熟于心,操作自如。
第四,一定要坚持学生为主,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不生硬地概括。
第五,一定要当堂概括、当堂练习,强化本节课的学习要点,扎实上好每一节课。

七、活动总结

本次历时一周的教研活动,我们考虑到线上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集体备课平台实现了线上异步与同步集备的混合式教研方式,实现了集体教研的数字化记录,提高了教研的实效性。

虽然由于青年教师的经验不足,在备课及授课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我们相信这些青年教师会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

借用今年全国教育年会的一句话,“你当像鸟,看见你的山”,因为心中有梦想,我们正在用你看不见的翅膀,去翻越教育路上的一座又一座高山,让我们在后疫情时代做最美的教育人吧!

阅读 121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