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泉州

煌力
创建于10-11
阅读 212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时值深秋,金风送爽,气候宜人。2024年10月3--6日,适逢国庆假期有空得闲,选择座动车,陪妻及姐妹等一行去了一趟闽南泉州。

      泉州属沿海城市是闽南文化源头,清流属山区小县是红色文化源头。提起泉州这个地名,清流人不会陌生,早在新中国成立后,泉州人民为支援清流山区建设发展就与清流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58年就有800余人闽南民工调入清流建设山区,分配在国营拔口伐木场、芹口伐木场;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又有8000余人闽南农民为开发山区举家移民到清流各个公社安家落户;1965年至1969年后,清流县又先后接收2000余名泉州“志愿兵”“知识青年”到清流插队落户。他们为发展革命老区文化教育事业做过贡献,用勤劳的双手参加过改造农村的战斗,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布清流全县所有村落,深受清流广大农民的赞赏。这些泉州知青在清流期间我和他们一起插队过,共事过彼此结下真挚友谊,他们有的当老师,有的会书法、会武术,还有的会小提琴、二胡、笛子等各种乐器可谓人才济济。以致他们离开清流之后,仍然将清流视之为第二故乡,常常关注清流的发展。多年后,我很想去看看他们美丽的泉州家乡,听听熟悉的闽南口音。虽无暇拜访,也要祝福我的闽南朋友身体健康全家幸福!这也是促使我泉州之行的主要因素。

01:26

        在泉州行走在城市中间,不论是繁华的大街,还是偏僻的小巷都可以看到金碧辉煌的寺庙星罗棋布,可谓三步一寺、五步一祠。自古以来泉州民间就有崇拜关帝的习俗,认为关帝信俗具有治病除灾、驱邪避恶、招财进宝等功能,因此各行各业都在商铺或写字楼、以及商品房入门厅堂设神龛信奉关帝,不少人把关帝神像放在家中奉祀。关帝信俗尤以位于涂门街的关岳庙香火最旺。一大早老远就可以望见人头攒动、袅袅青烟、闻到浓浓的香火味了。关帝庙因主祀关圣帝君,附祀岳王而得名。始建于宋代,建筑风格体现了闽南古建筑的艺术风格,装饰精美的木雕、石雕和泥塑,屋脊宝塔龙吻活灵活现,庙宇占地二亩多,每年前去进香的都有数十万人,其中不少是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关帝文化应该是闽南文化乃至闽台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关帝庙是闽南地区香火最旺的寺庙。

      开元寺位于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泉州开元寺内的东西两座塔是现今全国建筑高度最高、年代最古老的一对石塔。唐朝建寺的时候,最初建的是木塔,因为火灾而毁,在宋朝重建时改为砖塔,后再改为现时的石塔。东、西两座塔是泉州地方标志。泉州有“半城烟火半城仙,人来神往趣泉州”之说,但多数人相信“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的闽南精神,使泉州成为民营经济活力显著的城市。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建桥始于北宋时期,至今有九百余年历史,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潮州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据史料记载,初建时桥长360丈,宽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两旁。 现桥长731.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是古代中国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

      洛阳桥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古时这里水深浪急,是一个荒村的古渡,过往船只每遇狂风不少舟舶沉埋海底,无数渡客葬身鱼腹。一日,渡船离岸驶近江心,忽然龟蛇精作怪狂风呼啸,渡船眼看就有翻船的危险,突然从空中发声:“蔡大人过江,休得无礼”龟蛇闻声慌忙遁逃,霎时风平浪静,渡船安然抵岸。旅客十分惊奇,不知谁是“蔡大人”。船渡有一位莆田的孕妇,丈夫姓蔡,她心想将来生下的孩子定是非凡人物,便暗自许愿:将来孩子如能成器,定教他在洛阳江上修建一座大桥。那妇人回乡后生了个男孩,取名叫蔡襄。不久,朝廷开科取士,蔡襄以才学广博,被擢选入朝为官,出任泉州太守。

      蔡襄集中了工匠的智慧,创造了“筏形基础”使船尖形的桥墩分开水势,减少了浪潮的冲击力;他又利用海水的浮力,发明了“悬机浮运”借助潮涨船高,把一块块重达数千斤的大石板,轻轻托举起来铺在桥墩之间;蔡襄采用“种蛎固基”的方法,使牡蛎繁生把桥基和桥墩石胶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仿佛打上无数钢钉,使雄峙江上的石桥更加坚不可摧,也是建筑史的一大创造。时至今日,当潮水落下时走上洛阳桥,密密麻麻的牡蛎依然清晰可见。历经七年建成的跨海长桥。沿江两岸的人民为了纪念蔡襄倡建洛阳桥的功绩,特地在桥南建起一座“蔡襄祠”,并塑像立碑。

      石狮黄金海岸位于石狮永宁镇,台湾海峡西岸,景区内有度假村、城隍庙、镇海石、古卫城遗址等。可以观海天佛国、踏浪观音、乘坐游艇、海滨浴场等。

      洛伽寺位于石狮市闽南黄金海岸东畔宫屿岛,建有观音菩萨道场,占地面积二十多亩面对台湾海峡。2000年3月开工,2001年3月竣工。塑雕有圆通宝殿毗卢观音、善财、龙女等目前已建成观音殿、法堂、僧舍、钟鼓楼、山门等建筑,有“海上生寺,庙里看海”的景观。现已成为石狮闽南黄金海岸著名的宗教旅游圣地。

01:56

      清源山是泉州古景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

      老君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中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由于它是中国现存最大,雕技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称之为“老子天下第一”倒也名符其实。

00:18

      西街,是泉州市区保存完整的历史建筑古街区。千百年来,这条古街区犹如一串耀眼的珍珠,将泉州唐宋以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物胜迹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于其间的乡贤逸事、民间传说一一贯穿起来。除了开元寺、东西塔、城心塔,名人宅第、近现代洋楼外,还保留着大量风姿独特的古大厝,古色古香的木楼群,简直是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既蕴含着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诉说着古城革故鼎新的百年沧桑巨变。

       位于泉州西街、东街和中山路的十字路口的钟楼。建于1934年,至今已90周年了。钟楼上的时钟因为时间走得准,被“老泉州”称为“标准钟”。以前手表不是很普及,许多市民路过钟楼时都会习惯性地抬头看看时间;戴着手表的市民,也会不由自主的驻足对对时间。后来钟楼的时钟已由机械钟换上石英钟,还装上了节能灯,夜幕下的钟楼璀璨夺目引人注目,远远望去宛若一名少女临街而立。现在,这座钟楼成了泉州著名地标之一。

        说起泉州谈不上熟悉,我三次到访时间短暂,走马观花认识肤浅,却对泉州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座古城有丰富的文化蕴涵,保存着大量古寺、古桥、古厝、古街、古树可谓“五古(谷)丰登”。泉州传承有老祖宗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900余项,其中就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6项;泉州还是一个兼容世界各地文化的城市,各种宗教云集此地,有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犹太教等等,堪称世界宗教博物馆。

    泉州旅游产业链逐步完善,泉州旅游景点很多都是免费供游客玩耍,他们采用免门票方式吸引游客,并带动该地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在泉州游玩交通方便,公交车、网约车、出租车、共享车等交通工具随意使用,古城专线小白车招手即停,上下一次票价2块钱,全线串联了12个打卡点,很方便。

    泉州有句老话:“站如东西塔,卧似洛阳桥”。说的是做人要像东西塔、洛阳桥一样堂堂正正,不屈不挠。非常形象地道出了泉州先民的精神气质,述说着闽南人的智慧和精神,谱写了泉州向海而生的辉煌历史篇章。喜欢名胜古迹的人,不妨到闽南领略一下泉州古城吧!(邓煌生)

阅读 212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