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数”同行  研“学”有道

——沁县育才小学六年级数学“同课异构”活动纪实

沁县育才小学
创建于2024-10-11
阅读 275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积极推进长治市“好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推进我县“百名示范千人达标工程”,践行我校“一基五重三提升”课改建模,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2024年10月9日至10月12日,六数组迎来了为期一周的“同课异构”教学教研活动。

“教”之有法   学有所成

       授课教师精心预设,关注学情,深挖教学资源、巧妙设计活动,为大家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的公开课。

晓霞老师以导学案引领课堂教学,变“教”为“探”,环环相连。通过对前后知识点联系的引导点拨,让学生们在尝试解决问题中经历了分析和思考的过程,运用和体会了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桃英老师精准把握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对例题进行细节性处理,不仅注重本课重点知识的巩固,还挖掘出了由例题引申出的更深层次的内涵,没有就题论题,而是提升发展。整节课学生能够有效思考、有效交流,真正做到了有效学习。

淑敏老师按照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的流程,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这一教学思想,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得出数量关系式和等量关系式。在学生们交流分享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懂得用方程解答是顺向思维,用算术方法解答是逆向思维,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解答。

  彩英老师执教的《分数除法之和(差)倍问题》,以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例子,深入讲解了分数除法中的和倍问题,使学生们能够迅速理解并掌握这一难点。课堂上,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小组讨论、提问互动等方式,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彩霞老师在学生读题的基础上,让学生抓住“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这句话,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充分挖掘其中隐含的数学条件,从而理清数量关系式,之后放手让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行解答。整个教学都是在师生合作、探索交流、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完成的,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研”之有道  共同成长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每一期课例展示后的教学研讨无不把活动推向高潮。老师们聚焦课堂教学中的“同”和与“异”,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与交流,提出了中肯的改进建议。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让我们研思共进、潜心向学,凝聚集体智慧,成就精彩课堂。

美篇制作:王晓霞

初        审:张元英

终        审:武令军

阅读 275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