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三网”,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Protein
创建于10-11
阅读 24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应急管理工作的落脚点。基层应急管理既是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环,也是健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的应有之义,更是保护国家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时强调,“要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新时代,如何促进基层组织和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跃升,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更好地维护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业已成为亟待回答的人民之问。新征程上,应把握好基层应急预防体系、基层应急预警体系、基层应急预案体系这三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第一道防线。

建立健全基层应急预防体系,筑牢安全网。我国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期,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在加强各类基层隐患监督检查的同时,推动风险管控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应建立健全应急预防体系,在纵向上以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消防救援等行业监管为“经线”,在横向上以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属地层级为“纬线”,形成条块联动、节点互通的网状拓扑,促进基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持续完善基层应急预警体系,筑牢防护网。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9000万余人次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元。为此,我们应当树立系统思维和极限思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等相关文件内容,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协同会商研讨与推演研判,提升自然灾害应急指挥工作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完善物资装备保障机制。要对标“全灾种、大应急”任务需要,加大基础性物资储备投入,细化基层应急物资库的分级设立和分类布局,确保调用平衡、保障下倾、关口前移。针对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调查,围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制修订应急预案,验证应急预案牵引预警准备和指导善后重建的复盘作用,避免“急就章”。

    不断优化基层应急预案体系,筑牢联络网。要理顺基层应急预案运转机制,共建共享联合预案数据库,探索其与政府部门预案及国防动员预案的衔接范式,拓展府际协作和对口支援。另外,还要不断壮大基层应急救援力量。推动应急管理工作的力量下沉,结合人口规模、经济体量、风险等级、灾种特点等预置要素,突破部门隔阂和组织窠臼,编成专兼结合的抢险救援队伍。要提升基层综合救援效能,挖潜民兵、预备役以及保安员的就近优势,加强医疗卫生救护、突发事件处置、心理伦理调适等专业培训,促进专业化与社会化的有机结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托韧性社区的宣教平台增强社会公众急救、自救、互救能力,发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先进典型作用,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安全文化氛围。

阅读 24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