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使护理服务更细致、更规范、更人性化。近期,黄冈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开展了“角色互换”走进患者,护理服务体验活动。在体验过程中,结合工作特点,以“想患者所想,感患者所感”的思路,认真开展角色互换演练,让每一名护理人员都以病人的身份和角度,亲身体验护理技术操作和服务,亲身感受作为一名患者在住院期间经受的不适和痛苦。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c644f52f5d34613af9041a78d3335b0.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ac00dbf6a90491cbf9251b921c515bb.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238124ce9b84c05a8a1cf64577f53e8.png)
分组体验活动
一、一小时一侧上肢不动、卧床体验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0ec52fc2ea6e4c629feee662e6f5ee24.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0562a567a27403e8b5643bfe1c44a87.png)
我们以为最舒服就是躺着,没想到才10分钟,护士姜金秀就在病床上辗转反侧,二十分钟、三十分钟... ...一个小时过去了,她终于“熬过”这个体验了。
护士孙辉难过的说,“我真是不敢想象,病人4个小时的治疗,扎针的胳膊一动不能动是怎么坚持下去的!平时咱们听到透析机报警,跟躺在病床上听到感觉真的不一样,特别心慌!这还是我知道是模拟报警,要是病人躺床上听见报警,不知道得心慌成啥样呢!我这才一个小时,胳膊就痒的不行,以后上班的时候我一定多询问、多关注病人的感受。”
体验结束,护士们提出改进措施:透析长时间躺床上,我们护士可以根据患者的主诉,通过一些按摩,帮助缓解肢体的麻木与不适。透析结束后,提醒患者慢慢起床,适当休息一下,可坐一会儿再收拾东西离开。行动不便,年老患者扶他们到候诊室,等待医生的评估。
二、内瘘患者血管穿刺体验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e8d744093524716924e57912fe93927.png)
提到动静脉内瘘患者的血管穿刺,护士吴琼心有余悸道,“上次体检,型号小很多的采血针头扎一下就感觉好痛,血流不畅还要反复调整呢!我一直忍着,闭着眼睛不敢看,想到平时操作我们重点关注在穿刺是否成功,对患者痛感留意不够。有的病人控制不住喊疼我还会觉得病人耐受力差,!真是体验了才有发言权,我以后对患者进行穿刺时,更要注意进针的角度和速度,动作要更轻更快!”
三、导管患者、敷贴维护体验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e8d744093524716924e57912fe93927.png)
护士刘恋体验了一个小时长期留置导管患者贴敷贴。 “先不说病人脖子上留置长期导管的异物感和感染风险,我光贴敷贴一个小时,脖子就痒的不行,都红成这样了!更别说一年365天,平时穿脱衣服、洗澡洗脸时刻要小心翼翼维护。以后我们做导管护理的时候,动作轻柔细致,给予患者更多的耐心和倾听!”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8e646d0dc9845549e3b77980bb771b0.png)
护士汪琴感叹道, “ 有的新病人带着临时导管透析,不仅导管的位置比较高,常在耳后,外面还要在绑一个丝巾护着,洗脸、洗头发都是问题!为了防止导管被牵扯、敷贴和胶布贴的比较牢,常常粘住病人的头发,刚才体验时很小心的给我撕敷贴,但是还是扯得我头发生疼!为了敷贴不沾头发,有些患者还把附近头发剃了一块,想想就不太美观,出门可能还要忍受陌生人异样的目光。这些患者真的很坚强,我们平时除了关注疾病,更应该加强沟通,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励!”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5e9014491b9454ea479b3230735adbc.png)
四、血透患者饮食上的严格控制体验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898a6ca87644c96af90f01f511bf445.gif)
护士刘科对扮演患者的护士胡敏做饮食相关的健康宣教,想起美味的奶茶,玲琅满目的零食和饮料、可口的饭菜、诱人的水果,护士胡敏却愁容满面,“这个不能吃,那个要少吃,民以食为天啊,你们要我管住嘴巴,好难啊,想到喝水都要小口小口喝,什么都要控量,这日子有点没滋没味呀!”
在这次角色体验活动中,通过大家的反馈与讨论,不仅增进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理解与共情能力,还促进了沟通技巧的优化、同理心护理的增强以及人文关怀的注重。通过这些方面的提升与改进,护理人员将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与康复进程。
—END—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e8d744093524716924e57912fe93927.png)
撰稿:王琦
审核:胡金炼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e8d744093524716924e57912fe93927.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