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0日,初中地理工作室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读书沙龙活动,本次读书沙龙活动分享的书籍是《活在课堂里》,大家畅谈感受,收获颇丰。
《活在课堂里》的作者是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
《活在课堂里》李政涛教授的教育随笔集,也可以看作是他写给愿意把生命献给课堂的教师的一首“抒情诗”。该书从多个方面,如《理想的课堂》《设计的课堂》《传统的课堂》《世界的课堂》《科学的课堂》《未来的课堂》及《教师发展的课堂》,诠释了理想课堂的多种模态。该书强调了课堂与教师生命的紧密联系,指出课堂是教师成就自我生命价值的事之载体,通过课堂之事,成就教师之人。书中提到,真正的课堂,都是用生命活出来的,教师的生命在课堂中得到展现和提升。同时,该书也鼓励教师把教学的过程当作创作的过程,以“原创”“独一无二”和“不可替代”的品质去打造每一堂课。阅读《活在课堂里》,不仅可以丰润干涸的心田,缓解职业倦怠,还可以让教师更加坚定地活在课堂里,享受教育生命的精彩。
课堂在设计中萌芽
如果单说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用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模式进行概括,即: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伴随着外显的课堂教学行为,还有内隐的教师六大基本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说课、写课。“备课”作为课堂教学的前奏和重要环节,更作为学校的常规管理备受重视。为什么要“备课”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到底,课堂是一个论场,而不是一个道场,即使是被科学和实践证明的真理、知识、常识,在学生那里也是全新的,教师的教,说到底是说服学生接受。作者在书中用“理想的课堂”和“设计的课堂”两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我们呈现了课堂的新样态,教师新的技能变成了价值设计、环境设计、目标设计、方法设计、环节设计、协同设计、语言设计。
课堂在现实中生长
《活在课堂里》这本书,作者试图通过对理想的课堂、设计的课堂、传统的课堂、世界的课堂、科学的课堂、未来的课堂、教师发展的课堂中各元素的分析和解读,打通它们之间的关联,同时通过阅读,让读者能够对“我”的课堂有敏感性和顿性,让身处课堂中的教师能够对习以为常的课堂各环节和各要素提升感受力,产生敬畏感,课堂不仅仅只是三尺讲台,课堂里孕育着每一件伟大的事物 读懂了课堂的由来和理想的课堂,也就能够读懂我们自己的课堂了。用作者李政涛老师的话说,“我的课堂我做主”,“教师的样子,就是课堂的样子;课堂的样子,也是教师自己的样子”,“真正的课堂,都是用生命活出来的。”
课堂在面向未来中发展
课堂从历史中走来,也必将在走向未来中不断发展。作者在 “未来的课堂”和“教师发展的课堂”两章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未来课堂和未来教师的样态。面对未来的课堂,教师发展的课堂中各元素的分析和解读,打通它们之间的关联,同时通过阅读,让读者能够对“我”的课堂有敏感性和顿性,让身处课堂中的教师能够对习以为常的课堂各环节和各要素提升感受力,产生敬畏感,课堂不仅仅只是三尺讲台,课堂里孕育着每一件伟大的事物。
编辑:葛巧玲、孙勇
图片:汪霞
审核:王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