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的日常班级管理中,幼儿的告状行为常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工作的正常秩序。其实爱告状是幼儿行为的一种表现,老师正确的处理方式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持人许老师根据自己从事幼儿教育教学的经验,提出了幼儿告状的案例,并尝试提出一些对待幼儿告状行为的几点策略。我们一起来展开讨论,共同献计献策。
一、幼儿“告状”的含义及种类
(一)幼儿“告状”的含义
告状,从人际关系,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发生某种冲突,矛盾而不能自行解决时出现的,借助第三方力量来解决纠纷的一种特有的人际行为。
经过中班组教师的讨论,提出告状的类型及原因:
(二)告状的幼儿告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求助”型告状
“求助”型告状是指当幼儿受到同伴攻击或伤害时向教师或家长采取的告状行为,意在寻求保护。
2.“试探”型告状
“试探”型告状是指当幼儿在看到同伴在触犯或违反规则时向教师或家长告状的一种行为,意在揭发其他幼儿的行为以试探教师的态度。假如教师对此持肯定态度,那么,告状的幼儿也会马上做出类似的行为来。
3.“检举”型告状
“检举”型告状是指幼儿在道德发展的基础上,为了维护规则或伸张正义而采取的检举他人不良行为的告状行为。
4.“关爱”型告状
该类型告状是指幼儿对争执中弱势一方产生同情而采取的告状行为。
二、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分析
告状是幼儿发起的师幼互动行为中发生频次最多的一种行为,所占比率高达26.4%,总结幼儿告状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幼儿的评价多依赖于成人
幼儿期是儿童评价意识逐步形成的时期,由于年龄的关系,儿童评价意识处在一个非常幼稚的阶段,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识也比较贫乏,对于是非、善恶的理解,带有明显的直观和肤浅的特点,常常依赖于成人的态度,他们通过告状这种方式让大人们帮助自己评价一些人或事的正确与否,从而确定自己的判断。
2、幼儿为了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承认
有些幼儿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有的孩子为了让老师注意自己,经常会说:“老师,某某吃饭时说话。”“我没有说。”“老师,某某上课说话。”“我没讲。” “我”吃饭时没说话,“我”坐得好,希望受到表扬或奖励。也有的孩子出于对伙伴的嫉妒,而讨厌对方,向老师告发,但这种带有告发性质的告状毕竟是少数,因为幼儿喜怒哀乐是随情境转移的小伙伴之间的矛盾、嫉妒都只是暂时现象。
3、幼儿间摩擦的影响
《奥特曼》等对幼儿的影响较大,很多幼儿都喜欢看这种图书,并且里面的图片大部分都是打斗场面,幼儿看了会模仿其中的行为,长时间的影响使幼儿攻击性行为增加,或以电视为内容进行游戏,追逐打闹,引起告状。
三、幼儿“告状”行为的指导策略
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在幼儿园中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处理孩子的告状行为,老师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看法可以:
作为教师方面的指导
康志玲老师提出:首先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对待告状行为。
幼儿爱告状是3-6岁这个年龄阶段普遍的现象,有时有些孩子会没完没了地向你告状,老师不要怕幼儿告状,从积极意义上说,幼儿告状正是他们亲近社会的一种表现,只有在幼儿相互交往中,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才能不断的发展。幼儿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幼儿园中度过,他们把老师当成最信任、最可靠的人,这种信任程度有时会超过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家长。因此在教育工作中遇到幼儿告状,一定要认真倾听幼儿的心声,耐心听他把话说完,对幼儿的告状持欢迎的态度。
王慧老师认为:我们必要要了解动机和目的,区别对待告状行为。
当幼儿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争执或者互相伤害的情况时,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幼儿之间发生纠纷的原因,不能操之过急。通过每种事件情况不同的分析,可以一一加以区别对待。
孙宝丽老师提出:日常活动中要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减少告状行为。
通过对幼儿告状行为使我认识到,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妥善地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是非常必要的,但最终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从而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
冯铅琴老师认为:通过同伴间的交往,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幼儿之间的矛盾产生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不能很好的分享同一件物品而产生的,当幼儿产生矛盾时,第一反应就是要告诉老师,如果老师能够正确地引导幼儿的处事原则,多为他们创造自主的空间,经常让幼儿参与各种活动,比如自己的生日会上,让他主动给小朋友们分享自己的生日蛋糕等。让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学会交流、谦让,学会协商,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许老师认为:做好家园共育工作,一起帮助幼儿。
父母的话对孩子很重要,如果家长对待孩子的一些坏习惯置之不理,孩子太以自我为中心,只要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就是坏的,就要告上一状。幼儿期的孩子,爱告状的的确不少,但是孩子的告状并没有什么恶意,目的只是想看看大人对那些不符合规则的人事如何处理,所以大人最好不要随意表态,要搞清楚孩子告状的目的、原因区别对待,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示范,以身作则。
教研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作为幼儿教师更是幼儿的启蒙者,在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时,切莫等闲视之。不够细心的人可能觉得幼儿的告状看来事小,其实与幼儿的心理发展关系很大,只要我们教育引导得当,它还能帮助教师或家长提高教育效果,因此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和心理需要,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从而使幼儿教育有的放矢,成效显著。
编辑人:冯铅琴
审核人:许秀
2024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