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教研勤探索,引领教学促提升—遵化初教室在三中举行地理教材教法培训及研讨活动

三中教务处
创建于2024-10-11
阅读 39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课程标准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依据,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课堂教学顺利实施的保证。为使一线教师深入学习和理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理念,领悟其精髓,更好地在课程标准指导下从事教学实践,遵化市2024年初中地理教材教法培训暨新课标引导下的教学目标制定与达成主题研讨活动于10月9日在遵化市第三中学召开。

  此次活动由地理教研员吴海亮老师主持,教研室副主任王海生、第三中学校长陈少辉、教学副校长张丽和教务主任付建伟全程参与活动。

  首先由遵化三中王健宇老师为大家展示《世界的海陆分布》一课。课堂上,王健宇老师用一个小辩论赛:为什么我们所居住的星球为地球而不是水球导入,精彩的辩论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郑和下西洋这个情景介绍了七大洲和四大洋。

  接下来刘颖老师对《中国的河流》按照教材分析、设计思路、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进行说课。在设计思路中,核心任务分为七个部分:道河、识河、辨河、研河、看河、恋河和探河。通过这七个部分的内容层层深入,带领学生学习我国的河流。

  展示活动结束后,由教育局吴海亮老师对两位老师的授课进行精彩点评,并且就如何把握地理教材上好常态课培训两方面内容。一、依据课程标准,注重精细备课。通过对一些教学目标案例的分析及改写,教老师们如何上好常态课。二、研读教材内容,培养地理素养。通过正文内容、阅读材料、活动和探究与实践等部分把握教材结构、梳理知识框架 、强化读图技能和展示优质课件等等,使老师们在磨课中收获,在反思中成长。

  通过培训,教师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从而制定更加明确、具体、可衡量的教学目标。

阅读 39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