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动态
【十月份工作例会】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离楼下》
每次学部例会都是一场精神与心灵的洗礼,十月份的学部例会在王主任的组织下从工作总结、事例分析、工作反思、工作安排四个方面展开,又在王主任分享的教育名言中结束,是啊,教育是人一生中必不可缺的。好的教育能使人一生幸福,并活得有所成就。
班级风采
💕书法比赛——俗话说:“人生聪明写字始”。写好汉字是我们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我校从入学就培养孩子书写规范的好习惯,这对孩子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周我们再一次举行了每月的语数英书法比赛,孩子们干净整洁的页面、赏心悦目的字迹为自己的作品增色不少。快来欣赏孩子们的语文书法作品吧!
“习惯养成无痕,榜样力量无穷”。绽放最美自己,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已根植于双语学子的心中。因此,周末居家时,家长朋友们更要提醒和关心孩子们的坐姿、写姿、书写质量等,将在校坚持的好习惯延续下去!
精彩瞬间
💕读书交流会——每天下午20分钟的暮读时间,一个月下来我们全班已经读完《史记故事》,返校后孩子们迎来了新学期第一次读书交流会。这是一次硕果的收获,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和伙伴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想。同学们听得都非常认真,他们交流着、分享着,熏陶着每一位爱阅读的同学~
真诚沟通
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好!最近和不少家长聊起孩子们学习的现状,家长们也都是各有各的烦恼。尤其说到高年级成绩“滑坡”问题,家长们显然都心有余悸 --小时候滑了还能及时补回来,等到高年级再滑那基本就是一泻千里。
本周沟通内容再次唤醒大家的思想,达成共识。在小初衔接这件事情上,六年级发力太晚,四年级发力太难,五年级开始刚刚好!其实我认为,小学阶段最最最关键的还得是五年级,因为从五年级开始,咱们孩子和家长就该齐心协力配合老师帮助孩子做小升初的准备了。
据统计,2024年各地从初中顺利升入高中的人数大约是一式,而这个比例未来还将继续缩减,越来越多的孩子将在中考中被淘汰出局。
所以说,初中将是孩子人生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三年。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要学习的科目骤然增加,各科的学习难度也会大幅提升,因此孩子势必要花上一段不短的时间来适应。更多的孩子甚至过了一年都无法适应好。
因此,为了这三年能收获一个好结果,咱们必须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早做准备。那么当前阶段的“小初衔接”具体应该做些什么?许多家长可能觉得“小升初”离自家娃还很遥远,其实不然,这恰恰是非常合适的准备时机。
首先,在之前的家长会和平时的沟通内容中,咱们就提到“三四年级正是两极分化的时候,到了五六年级就是天上地下了”,而小升初最终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不正是孩子在五年级和六年级的表现吗?可以说,五年级以后语数英三科的学习难度会再一次爬坡,而我们从孩子五年级的水平基本就可以看出将来小升初的大概排名了。
可以预见的是,对于即将需要发力的孩子们来说,务必要利用好课堂和周末自主时间,将一周的知识点全部梳理回顾一遍,检查自己是否还有遗漏,确保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周。五年级和六年级两年,老师为了留下充足的复习时间,大多都会逐渐加快上课的进度。所以利用好周末或者假期,孩子提前预习一些五六年级的课内知识也是有必要的。作为家长可以做的就是让孩子多看一些科普类、地理类、历史类的书籍,或是通过其他方式潜移默化地输入一些拓展型的课外知识,培养孩子的兴趣。这样做一是为了满足大语文环境下对孩子的综合素养要求,二是为了让孩子将来升入初中后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生物、物理、地理等新学科。
老师知道咱们的家长之间经常会相互交流,有的家长可能也试过照搬套用“学霸”的学习方法。但是大家还是应该充分了解自家娃的特点,如果孩子目前词汇量还不够多,基础还不够扎实,就不能跟着隔壁的学霸刷一样难度的题、听一样水平的课,而是应该先把精力放在提高词汇储备和夯实基础上,否则很有可能还会起到反作用!五年级作为一个过渡的关键年级,相较于四年级来说,孩子学习压力会更大一些,相信经过这段时间许多家长和孩子都深有体会。不少孩子在完成五年级的学业任务时都会感觉到压力很大,所以这个时候也需要各位家长们给予孩子力量,多关注、多鼓励,有什么情况及时与老师沟通!💗💗
温馨提示
1⃣️🎈离校时间:10月11日下午4:50进教室接
2⃣️🎈 返校时间:10月13日下午2:30–3:00。
返校车辆较多,请您安排好出行时间,守时是您送孩子最珍贵的品德。
3⃣️🎈大家进出校园全部要带好蓝卡,并在进入校门时主动出示,做好校园进出验卡的安全配合。(每周教育处都会统计)
4⃣️🎈给孩子带药入校,家长需在一张纸条上标注好服用时间及方法,方便老师及时安顿孩子喝药。
5⃣️🎈为方便孩子们走读,请您于返校时给孩子带够水果。
6⃣️🎈酒香也怕巷子深,请大家积极转发咱们学校的公众号、视频号信息。
7⃣️🎈下周天气不好,所有孩子带上红棉校服,我们安顿孩子们穿上。把口罩😷给孩子多备几个,早晚餐后我们安顿孩子们戴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