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学无止境,交流无界限。为进一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式,进一步促进贺兰县思政教师成长,引导思政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贺兰县小学思政学科与自治区刘海英思政名师工作室区域联动教研活动于12月15日上午在贺兰县第六小学举行。
本次活动以“教学课例探讨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主题,以课例观摩、教研评课、讲座分享为主要环节,聚焦核心素养教学模式下道德与法治体悟式教学的课例,进行教研,探索体悟式教学路径,注重学生体验、感悟,落实核心素养目标。
本次活动由贺兰县思政教研员李雪梅老师主持,自治区思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海英老师、贺兰县各小学思政联盟教研员、学科组长及部分学科教师全程参与。
活动现场
课例展示
体悟教学话素养
第一节由罗亚玲老师带来五年级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收集图片,拉近时代距离
为了让学生触摸那段历史,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70年),我国各行各业取得的“第一”。通过图片感受建国初期的成就,让学生在感知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国情,对国家的发展有初步的理性认识。通过观察图片谈发现,为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做好铺垫,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课堂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走进时代精神展厅,探究人物精神
罗老师通过课前布置自学任务,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调查访问,课上分组研究完成任务。学生在亲自参与任务型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祖国建设者投身祖国建设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中国力量,弘扬民族精神。
讲好时代模范故事,传承人物精神
本环节通过分享时代模范人物事迹,引导学生感受各族人民百折不挠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进一步感受祖国建设者投身祖国建设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伟大民族精神,进一步感知建国初期祖国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千千万万时代楷模的奋斗,激发学生敬仰祖国建设者的情感,认识到唯有自力更生,才能扬眉吐气。逐步培养家国情怀,形成国家认同素养。
畅谈收获,展望未来
本环节通过讲好为人民服务的模范人物事迹,引导学生感受各族人民百折不挠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通过谈收获、说做法、话未来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逐步提升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意识,培养家国情怀,形成国家认同素养。强化价值引领,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
罗老师依托研究性课程,设置4个子项目引领学生搜集资料,学生在合作、互动、参与中完成项目任务,并进行角色扮演、采访等多种形式的汇报分享,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设置问题落实核心素养。
第二节由张慧老师带来四年级线上视频课《有多少浪费可以避免》
张老师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切入点,以真实体验为教学主线,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道德情感,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思,思中生悟,落实核心素养和育人价值,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学科素养。
名师解读 赋能课堂
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刘老师结合新课标,不仅从谈转变教学理念、转变备课方式、转变课堂教学、转变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引导思政教师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还从多个角度出发,结合课例,强调了在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注重多学科融合以及培养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贺兰县思政教研员李雪梅老师也对两位老师的课都给予了即时评价和建议,并对本次教学研讨进行总结。强调并指出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要注重学生实际体验,要将抽象的概念贴近学生的具体生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从“立足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贴近学生学情”这两个关键点入手,让在座的老师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结束语
本次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教学研究琢磨切磋的平台,让与会的老师们对新课标、新课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老师们如何进行思政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最后,贺兰县思政教研员李雪梅老师激励全体思政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思政课堂时刻落实核心素养,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指引教学,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让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真正在课堂落地生根。
编 辑 | 张瑶 马丽 白美丽 刘淑娟
初 审 | 周玉兰
复 审 | 刘亚苹
终 审 | 罗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