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方案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确定学习目标,二是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设计,通过评价信息可以判断学生的目标达成状况,从而调整学习策略和教学决策。因此,教师需先行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和评估标准, 再安排恰当的教学内容,以少而重要的“持续性理解” 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思维迁移。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山亭区第三实验学校全体语文老师于9月份进行“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的专题培训。
宋笑伟老师从表现性评价是什么,如何设计两方面进行交流分享。
分享过后,各年级组有分组进行讨论,对表现性评价的设计进行研究。在研讨环节,老师们纷纷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发表了看法。大家一致认为,表现型评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老师们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如加强话术设计的针对性、完善评价标准等。
后续学习中,二年级的老师以《彩色的梦》一课为例分享评价任务的实施,与大家探讨。
经历一周的磨课与反思后,二年级的老师吸取经验,在制定本课评价任务时,紧紧围绕“情境、知识点、任务”三要素,不断地斟酌用词、预设学生反馈,修改评价任务。
王潇雨老师为大家分享《上海市小学语文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指南》。 评价任务有着明确的指向性,引领着我们的教学与课堂,它不仅为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提供依据,也为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供依据。有了评价,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将更有方向感。
教与研携手,学与思并肩。此次“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专题培训活动既有理论分享,又有方法探讨,充分发挥了教研活动的辐射作用。教无涯,研不止,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我们将继续深耕课堂,保持专业成长,以素养立意为引导,落实评价,为教育赋能。
编辑:宋笑伟
审核:李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