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天的日夜温差较大,幼儿在室内外该怎么穿衣服才好呢?
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谚语,它符合了秋天“薄衣御寒”的养生之道。这里“秋冻”的具体含义是指秋季到来以后,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即增衣,应有意识地让身体适当“冻一冻”,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以备安然过冬。
由于孩子的体温调节能力不强,所以在忽冷忽热间比成人更易染病。不过,耐寒能力是可以通过对冷环境的逐渐适应而得到提高的。应从秋天开始就对孩子进行耐寒锻炼,让孩子有暴露于冷环境的机会,比如,不要穿得过于厚实、严密。过早或过度的保暖,使身体容易出汗,也容易着凉。
儿童秋季穿衣应掌握的原则
怎样让儿童“秋冻”,如何为其增减衣物呢?专家强调,要遵守背暖、肚暖、足暖、手暖、头凉、心胸凉的原则。
(一)背暖保持孩子背部的“适当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的发生。但不可“过暖”,否则背部出汗多,易因背湿凉而患病。
(二)肚暖肚子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即是保护脾胃。孩子常脾胃不足,当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孩子就会肚子痛,从而损伤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稳定地运转。所以,“肚暖”是孩子保健的重要一环。
(三)足暖脚部是阴阳经穴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手脚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变化。
(四)手暖手暖无汗为标准。妈妈可以根据天气预报、实际的气温变化和感觉,有计划地给孩子增加衣服,以不出汗,手脚不凉为标准。穿得过多,不但会影响孩子自身耐寒锻炼,还会让孩子更容易患上感冒等疾病。正常情况下,宝宝的体温一般会比老年人和成年人高。
(五)头凉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头热容易导致心烦头晕而神昏,所以中医认为,头部最容易“上火”,孩子患病更是头先热。如果孩子保持头凉、足暖,则必定神清气爽,气血循环顺畅。
(六)心胸凉孩子穿着过于厚重臃肿,会压迫到胸部,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穿着过厚,还容易造成心烦与内热。“肺为华盖”,肺就像两片叶子,它正常撑展,才能发挥吐故纳新的功能。
(七)薄厚衣服搭配着穿孩子活泼爱动,经常是不动的时候穿合适了,可玩一会儿就会满头是汗。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妈妈孩子多穿几层薄衣服,以此代替一件厚衣服。而且,薄衣服之间的空隙,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这样孩子玩热了,脱去一件外衣,但里面2—3层的内衣也可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待孩子不玩时,可以再穿上外套,既不影响活动,又不会着凉,一举两得。
要注意循序渐进的过渡
孩子穿衣加减法的总体原则是根据环境气候的改变,做到及时加减和局部加减。原则是要让幼儿适应冷刺激,但是对于平时爱感冒的孩子则要注意循序渐进。
注意早晚温差大的时候,需要根据温差的变化及时为孩子添加或减少衣服。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以备安然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