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立秋一过,早晚温差逐渐加大。气候的变化会让孩子不适应,感冒、腹泻也成为这个时节的多发疾病。幼儿园特此送上立秋后卫生保健小知识,宝爸宝妈们快快关注行动起来吧!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2、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咽峡部和口腔黏膜出现灰白色的疱疹,主要出现软腭,需要压着舌头才能看到,手部、足部没有疹子。
主要症状
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进食被肠道病毒污染的食物,密切接触患者的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被其污染的手、玩具、床上用品等而发生感染。
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常呈地方性流行。
主要症状
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4、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春秋季节高发,多发生于儿童。
主要症状
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整个病程约7~12天。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5、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
主要症状
幼儿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诺如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其具有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这使得在学校、家庭、社区等人群聚集场所容易出现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聚集性疫情。
传播途径
摄入污染的食物、水;接触污染的手、物体或用具;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接触呕吐产生的气溶胶等。
6、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
主要症状
感染后表现以发热,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
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7、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导致的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症状
发热、干咳、乏力、鼻塞、鼻涕、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秋季保健注意事项
“换季就生病”像个魔咒一样,在夏末秋初之时常常出来“骚扰”孩子,那么如何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减少生病的概率呢?
除了做好预防工作外,家长们不妨帮助孩子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强健的体魄来抵御疾病的侵扰。
1、健康饮食,开展体育运动
五谷杂粮、蔬菜水果、鱼蛋肉奶能够为身体提供必需的营养,只有合理搭配饮食,不挑食偏食,营养均衡,才能为身体打下好底子。
生命在于运动,想要少生病,运动是绝对少不了的。运动不仅有益身体健康,对孩子的心情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2、注意卫生,勤洗手
孩子喜欢用手探索这个美妙的世界,这个过程中小手会沾染各种细菌病毒,必须注意及时清洗,否则容易引起疾病。
3、提倡幼儿多喝白开水
秋高气爽,孩子应该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如果孩子不愿喝白开水,可以试着喝些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等。
4、保证充足的睡眠
做到早睡早起,中午进行适当的午睡来缓解困乏,晚上睡前可留一点亲子共读的时间,帮助孩子缓缓进入梦乡。
虽然秋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幼儿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