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值此秋意盎然、硕果累累时节,我校新教师过关课也已悄然拉开序幕。新教师是学校的新生力量,为充分展示新教师的教学风采,提高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熟练掌握学校“6+1”教学模式,生物组三位新教师参加了本次过关课活动。在校领导和同组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她们快速成长,顺利完成了此次活动。
精心打磨重素养
生物备课组全体成员,围绕生物核心素养四个方面如何有效落实,进行充分教研。老教师带领新教师分析学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剖析课堂重难点。同时,老师们充分挖掘身边的实验材料,旨在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同组教师的指导帮助下,三位教师都进行了多次试课,一遍遍打磨各个环节,完善不足之处,为课堂完美呈现不断努力。
高效课堂绽风采
10月16日上午,付燕美老师以橘子开场,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器官和系统》课程。付老师以植物体结构层次和人体结构层次两条主线贯穿课堂,环环相扣,逻辑清晰。课上,付老师带来橘子、植物材料、人体模型等,让学生观察橘子,吃橘子、分析资料,引导学生归纳重要概念,新颖别致。付老师循序善诱,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培养了学生类比、推理、归纳的科学思维。
10月23日上午第三节课,张君霞老师带着美丽鲜花,与学生一起剖析了《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课程,节奏明快,逻辑清晰。课堂上,张老师借助实验材料和丰富的视频资源,引导孩子们认识并掌握由花形成果实的内容,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积极参与互动,课堂氛围活跃。
10月23日上午第四节课,李微老师带来海带和水绵,给学生上了一节扎实的探究课《藻类》。李老师让孩子们观察海带实物、制作并观察水绵临时装片,认识海带和水绵的结构,通过实验探索,见证奇迹。实验中,孩子们兴奋地观察着、讨论着、记录着,这些生动直观的印象都让他们对藻类的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孙校长带领生物组全体老师以及其他学科老师们一起认真听课,详细记录。老师们时而思考、时而讨论,有问题的发现,也有长处的学习。
评课反思促成长
孙国栋校长在课后进行了详细点评。首先,三位老师的课都体现了“6+1”的教学模式,很值得肯定。同时,也需要注意深入挖掘和实践高效课堂各个环节。第一,学生学习分两个层次,即“会学”和“乐学”,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乐于学习,这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利用有效问题链抓住学生注意力。第二,要关注学生、关注学情,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理念。第三,详细介绍高效课堂“6+1”各环节的内容和关键点。最后,孙校鼓励老师们多带领学生了解生活,利用生活实际问题作导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听课、评课、自我反思、教学研讨等方式,促进了新老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新教材、新课标、高效课堂“6+1”各环节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把控,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本次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锻炼自己、交流学习的平台,进一步提升了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生物组全体老师将围绕新课标、新教材、新中考、新课堂,不断深耕细研,奋楫笃行,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教学质量,共促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