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共碰撞 “异构”启新思——协和学校语文组(初中部)九年级开展同课异构展示活动

协和学校语文教研组
编辑于10-11
阅读 85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深化课堂教学,落实新课程理念,扎实推进新课程实施,推进教师对新课程、新课标的理解和运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助推“双减”落地,10月9日,协和学校语文组(初中部)九年级开展了同课异构展示活动。

      九年级三位教师共同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课题展开同课异构,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学盛宴就此拉开帷幕。

  叶芳芳老师的教学风格沉稳大气。她由最近大火的电子游戏导入,不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由此引入了批驳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到驳论文的特点。再通过精读、细思、研讨三个环节,引导学生逐段梳理内容,找到敌论点和敌论据,并确定本文的中心论点。学生自然顺畅的把握文章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熊多多老师的课堂活力四射。熊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驳论文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时代背景,将学生代入鲁迅所处的那段特殊岁月。然后走近文本,以多个问题的展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梳理并把握文章内容。熊老师课堂的最大亮点在于能从文本出发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她通过让学生思考怎样做好“中国的脊梁”,引导学生要肩负起时代责任,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舒曼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有序。她以问题导入:同为中华儿女,如果我们看到对祖国不好的言论会作何感受?让学生和鲁迅先生引起情感共鸣。分析课文时,舒老师从树靶子、打靶子、立观点、得结论四个方面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进而把握文章内容。最后以练笔结束课堂,展示了深厚的教学功底。

  三位老师的同课异构,各有特色,却都以独特的方式诠释了“中国脊梁”的伟大精神。他们用智慧和爱心,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爱国的种子,让“中国脊梁”的精神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芒。 在这场同课异构的教学盛宴中,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他们将以“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为榜样,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后,三位老师谈了自己的教学设想和课后反思,大家深入的进行了课堂评价和研讨,对三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中肯的评价,同时也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搭建了交流互通的平台,在展现每个教师风采的同时,更形成了多向思维碰撞,集体智慧的凝聚,从而使我们每个参与者都获益匪浅,教学技能得以提升。

阅读 85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