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研课促成长  优课精自锤炼来——刘莹语文名师工作室活动纪实(十五)

刘莹语文名师工作室
创建于10-09
阅读 320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今之庠序,古韵悠悠。文言文,乃中华文化之瑰宝,承载千年智慧。吾辈师者,齐聚一堂,共启文言文教学磨课之征程,探寻古学之奥秘。

   磨课研课促成长,优课精自锤炼来。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情感。它如同一座神秘的宝库,等待着我们去开启、去探索。而课堂,便是我们开启这座宝库的钥匙。为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屏山小学刘莹语文名师工作室将在主持人刘莹老师的引领下,共同打磨文言文课堂教学,让古老的文字在现代的课堂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教研活动小插曲,携手共进显担当

      秋意渐浓风微凉,时光恰好正当时。 10月8日,我们满心期待地准备迎接一场精彩的文言文课堂教学研磨课活动,然而,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原定的讲课老师由于临时有事,不得不调整安排。在这紧急时刻,段晓明老师主动承担起讲课的重任。这种临危受命的担当精神,让我们看到了团队的力量和凝聚力。段老师在极短的时间内,精心准备,为我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虽然经历了小插曲,但这次活动依然顺利进行,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悟。我们相信,每一次的挑战都是成长的机遇,每一次的意外都能让我们更加团结。

      另外,本次工作室研磨课活动还迎来了翠华中心校的三位年轻语文教师的参与,大家共同研讨,相互学习,一起成长。

研磨课

       段晓明老师研磨的课题是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司马光》第二课时,《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教学时段老师降低了难度,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

      

      段老师运用多种方法充分引导学生朗读,边读边加深对文言文的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注释、插图的方法来理解词句的意思。从中段孩子认知出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适当展开想象,再走进文本情境中深入理解故事内容、领悟人物品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新组织语言讲述故事,在学习中总结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评课、议课剪影

       在磨课环节中,王校长的点评与议课如一盏明灯,照亮了老师们前行的道路。

       王校长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至关重要。对于《司马光》这篇课文,首先要明确其重点和难点。第一课时应重点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文言文的朗读关键在于划分节奏,节奏把握好了,学生便能读得流利,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第二课时,应着重体会司马光遇到危险时,临危不乱并解决问题的品质。可通过看注释及插图,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孩子们表现的变化,感受司马光沉着、冷静的品质,并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思考遇到类似情况该怎么做,加强学生的人文主义教育。此外,在教学时,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很关键,因为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距今年代久远。让学生了解他砸缸时年仅 7 岁,与学生自身年龄对比,学习他的品质。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可以采用把注释带入课文多读几遍的方法,也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播放相关小故事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王校长的点评和议课为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刘莹老师:

       段晓明老师执教的《司马光》一课,这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的话,那可以说是扎实有效。这节课段老师带着孩子们了解司马光,读好《司马光》,理解《司马光》,讲好《司马光》。亮点诸多:

        一、教学设计合理,层次分明

       段晓明老师在这堂课中,以《司马光》为蓝本,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从导入新课到课文讲解,再到拓展延伸,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层层递进。这样的设计不仅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实效

       在这堂课中,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这些方法的灵活运用不仅丰富了课堂形式,还提高了教学效果。特别是朗读和角色扮演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文言文的韵律美和故事情节的生动性。同时,教师还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热情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相互合作和交流中不断进步。

      四、教学内容深刻,寓意深远

     《司马光》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文言文,它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传递了机智勇敢、遇事冷静的品质。教师在讲授这篇课文时,不仅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深入挖掘了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品质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这节研磨课是一堂有良好课堂生成的优课,段老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都表现出了高超的教学艺术。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将能够继续发扬这种教学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文化传承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真正做到真学语文,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


       教学不足与建议:

       尽管这堂课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此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如引入相关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课文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板书建议图文结合或者运用简捷明了的思维导图会更突显文之内涵。

 李伟清老师:

      本节课,段老师以《司马光》这篇小古文为载体,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和生动的课堂呈现,成功地引导学生感受了文言文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的古文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在复习导入环节通过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不仅巩固了上节课的学习成果,还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在积累文言词汇环节,教师采用了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句意。通过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象形字理解等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了文言文的阅读方法。特别是通过对比句子和增补情节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沉着冷静。

       然后在合作学习环节,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对这篇课文的喜欢。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小组展示环节更是将课堂氛围推向了高潮,学生们通过诵读、表达、表演等方式,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

       总的来说,本节课教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方法多样,课堂氛围活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还感受到了古代优秀文化的魅力,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古文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让更多的学生爱上古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朱斌老师:

       1.突出学生主体:整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段教师通过组织、适当引导,让学生通过读书、质疑、讨论、交流等形式,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

       2.注重朗读训练:课程标准强调对课文的理解要重感悟,教师较好地体现了读中感知、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梯级诵读,帮助学生体悟文言文的特点。

      3.抓住重点内容:段老师结合读、说、演等多种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阮开菊老师:

       段老师的这节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如: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背一背,演一演这个故事,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表达能力不强的学生可以去演,不太会表达的可以背一背,充分照顾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另外,在让学生背课文的过程中进行接龙背,可以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参与度,这一点很值得学习借鉴。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因为对于刚初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用古文可能有难度,可以让孩子们说一说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司马光用智慧解决问题的事情。

文言之美     匠心传授

02:14

       文言文教学建议:

       1. 创新板书设计,增加教学趣味性和创新性。

       2. 掌握朗读节奏:强调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并注意节奏,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意,尤其对于高年级较长诗文效果显著。

       3. 理解重点词句:在文言文阅读中找关键词、关键句,是理解文意的关键,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诗词等文体有共性。

       4. 利用工具书增补材料:如《司马光》一课,增补相关内容,体现语文教学的延伸拓展。

       5. 文化链接和背景介绍:由于文言文年代久远,了解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内容及情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于《司马光》这样的课文,可以增补砸缸故事的原文白话文或补充司马光七岁时的相关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体现语文教学的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笔耕不辍绘成长,收获满满启新程

      路虽远行则可至,事虽难做则可成。刘莹语文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将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要求自己,努力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在无涯的教海中,以成长为目标,以勤学为舟车,抱团成长,共研、共修、共奋斗,将工作室打造成教师队伍学习研究的共同体,专业成长的共同体,人生出彩的共同体。   

图文:  李伟清   陈春娥


初审:刘莹 


复审:张学栋  石绍云 


终审:王雁飞  李耀松 

阅读 320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