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为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教师成长,形成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我校初中语文组组织全体教师共读一本书——《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并于2020年1月7日上午组织了别开生面的读书交流会。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是特级教师吴非关于“课堂”的思考笔记。作为一名从教数十年的语文教师,他对课堂上的各个环节,师生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师生的互动、课堂教学的任务与价值、教师的修养与学习等,都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反思和剖析。文章篇幅短小,一事一文,说里透彻,值得深思。
麦春艳老师很赞同书中作者的一个观点:中小学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学生思维品质培养。这其实就是“想”。教育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没有自由的思想就不可能有创新精神。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教学学生思考。要让学生通过自由阅读去“相信”,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这些体验是独一无二的,是学生通过品读、思考而感悟出来的。要允许他们在课堂上犯错,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会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接着麦老师以《范进中举》为例讲述了在课堂中如何启迪学生思考,进而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接着麦老师以《范进中举》为例讲述了在课堂中如何启迪学生思考,进而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李兰芳老师认为《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每一篇文章都是吴非老师课堂观察和反思后的教育思考,是一本真正意义上能够启心迪教师智的读物,对于培养有思想有个性的教师会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李老师从“课堂,关乎学生的未来”“课堂的交流”“思考的习惯”等角度结合自身的课堂体验来分享,并且表示让学生勇于思考的同时,教师也应有质疑的精神。
“人是情感的动物,文章即是情感的载体。”黎静文老师谈及自己看完此书的最大收获是教师要学会在阅读与写作中感受爱与美,在教学中与学生分享爱、交流美。在课堂中除了给学生教授方法,师生畅游文海,共读诗词歌赋,是师生之间最好的沟通方式,如此能让师生更快了解对方。
黎老师以自己的实际作文教学展开分享自己是如何用“爱”搭建语文沟通的桥梁,从而走进学生的内心,真正实现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
何月妃老师说,《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深奥的语言,读起来特别亲近特别自然,读完此书,感受最深的是思考在语文课堂的重要性。任何科目的学习都离不开思维活动,只有思考才能使学生阅读的东西成为自己的,因此在语文课的教授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尤其重要。
何老师提出在语课堂中应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应巧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应鼓励学生思考,允许他们不够完美不够正确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