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期

和光同尘读书苑
创建于10-0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读书心得分享

永灵

道德经  第三十章  心得体会


本章我觉得讲了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盛极必衰。凡事到了顶峰,必是顺流而下。毕竟过犹不及嘛。


昨天晚上九九烧烤发生一件事,我觉得其实就是很现实的例子(其中有部分为听说,大家勿究其细节)。


昨晚九九烧烤,有桌客人吃饭。喝了点儿酒,也都是年轻人。在桌子上,不知为啥吵吵了几句。不知道是酒精刺激兴奋过度;还是年轻,好斗争强好胜。提起了酒瓶哐哐开砸,掀了桌,砸了盘,一片狼藉。最后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呢?三辆警车几把镯,交代清楚后再说,赔钱肯定拘不定,里面哪有外快活。


不管酒后刺激,乐极生悲也罢;年轻气盛,争强好胜也罢。自己做的孽,自己受。 

阴阳平衡,破不了,亦永恒。

李翔

道德经第30章学习心得体会分享


这一章节,其中提到,“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军队打仗,所到之地,战场狼藉,尸痕遍野,寸草不生,民不聊生。战争过后征战国家会有,令人难以生存的灾荒发生,这也是天道对征战国的惩罚,天道利万物而不争,有好生之德。我们的父辈们都经历了,六十年代那几年灾荒年,有智慧人应该明白其中的奥秘。


本章提到“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当事物发展到最强盛的时候,也是衰落的开始。好比爬上珠穆拉玛最高峰,此后发展,就是一路下坡不可挡。


任何事物发展有两面性,一阴一阳可谓道。阴盛阳衰,阳盛阴衰都是相互的,最终都会达到一个平衡点。好比爱占便宜的人。最终会吃大亏,爱吃亏的人,未来会占大便宜。这是天道规律法则。当你什么都不要时,天地都是你的,一切都为您服务。

胡小进

《道德经》第30章 物极必反 盛极而衰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用“道”来辅佐国君的人,不恃武力逞强天下。穷兵黩武往往有报应。军队所到之处荆棘丛生;战乱之后定会出现荒年。故此善用兵者,只求达到目的而已,并不依靠兵势逞强。达到目的别自负、别夸耀、别骄傲,是迫不得已,别逞强。事物过于强大就要走向衰落,这就叫做违背大道,就会过早地消亡。


分享感悟1:驾顺风船,想逆风事。中越自卫反击战就是见好就收的典型。世事如浮云,瞬息万变,物极必反,循环往复。处世如此,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与人相交要交而有度。君子之交淡如水,既可避免势尽人疏、利尽人散的结局,又可于平淡处见真情。


分享感悟2: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美酒饮到微醉处,好花看到半开时。富贵怕见花开,只因花开了,也就要谢了。最风光、最美妙的日子往往是短暂的。人狂没好事,任何时候,都要为自己想好、安置好退路。为了长远利益,要敢于放弃执念、不为眼前利益所困。


感悟分享3:居安思危,居危思进。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主动寻找遇到危险时的缓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进取智慧。做人要有一种自惕之心,适者生存。得饶人处且饶人,得意时莫忘回头,着手处当留余步。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恥。


感悟分享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时刻保持高度的危机感与紧迫感,冷静、谦受益满招损,清醒地面对现状,戒骄戒躁、既报喜又报忧,变压力为动力,始终保持求知若渴的空杯心态和足够的灵活度,做到凡事未雨绸缪。

六玄

第三十章,感悟。


这一章,还是遵从老子一贯的主张,柔弱胜刚强,不管是强是弱,一旦采用硬着陆的方式,结果大体上是好不了的,国与国的战争和人与人的冲突,本质相同,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老话也说过天子之怒,伏尸百万,匹夫之怒,血溅三尺。


比如关羽,看谁都像插标卖首耳,孙权想和他结亲,关羽不同意就不同意,非得骂句: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 大怒),最终落得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


再如张仪,跟人去大领导家里喝酒,主人家东西丢了,大家都怀疑张仪偷的, 没有证据,就是因为他穷,捆起来暴揍一顿扔出去,张仪受了冤枉,被打个半 死,清醒后却关心舌头好着没,最终凭借三寸之舌搅翻天下列国。


老子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我们不光要有一个好结果,方式也尽量越 柔和越好,因为柔和平静是智慧和能力的体现,一个动不动发怒的人,就是因 为智慧不够或能力不足,他堵住了,才会乱发脾气,如果很顺畅,是不是就没事了呢?


不见得,随着智慧和能力的提升,不可避免的又会遇到物壮则老,虽然老子教 我们去掉物壮,因为物极必反,枪打出头鸟,但是现实之中很难落实,家庭, 事业,职位,收入,我们当然希望越壮越好,然而一壮就会动,一动定会和周 边产生能量纠缠,如何才能接近既要又要呢?


闷声发大财是一种能力,壮的安稳无忧是一种智慧,既要又要其实就是道和德 要配位,春秋时期的公子重耳,四十多岁开始流亡,父亲,兄弟,侄儿追杀他,身边的人为何不离不弃?六十多岁继位晋国国君,联合秦国兵锋直指郑国,郑国国君可曾懊悔仗势凌人?七十岁的烛之武夜闯秦营,是否感念佚之狐迟到的推荐?秦国退兵了,晋国将领请求攻打秦国,晋文公说道: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嗯,这就是春秋霸主的道德配位,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逍遥子

道德经第30章  以道佐主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老子的这段话,其中表达了自己的反战思想,这样讲绝非是危言耸听,而是言副其实。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蜂起,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极为深重的灾难。有诗句为证“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再有“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等等诗句。


我们所知道的巴以战争,截至目前,已有三万多人员的伤亡,大多数是儿童。战争无疑会造成对人生命最大规模的屠戮,城市被毁,水电中断,疾病盛行,百姓苦不堪言。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老子所说的这句话,看似简单,行动困难。因为他讲的是一种逆向思维,与人们的习惯做法反向操作。例如,雍正时的名将年羹尧,在安定西部边陲时立有大功。但其本人狂妄自大,骄横跋扈,最终被雍正赐死,下场可悲。还有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在水淹七军之后,自以为了不起,调荆州之兵与曹军决战,结果被吕蒙抄了后路,败走麦城,落个身首异处。可悲可叹呀!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这句话说的是物极必反的道理,任何事物都会经历一个由盛而衰,从生到灭的过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说的就是物壮则老的观点。日至中天,必将西沦,这是不可更易的自然现象。


在此老子告诫我们,在国家繁荣昌盛的时候,在事业的鼎盛时期,在人生最风光的岁月里,要居安思危,要看到盛世下的危机,光辉背后所隐藏的阴影。

安心

《道德经》第三十章作业 


这一章分四段:


第一段,老子鲜明的提出他反对战争!不以兵强天下者,不一定有道,但,以兵强天下者,鼓动战争的人,一定是无道的!


第二段,老子进一步对战争的危害性进行了阐述,警告好战者,“其事好还”小心报应!这种报应是“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战争的结果无论是战胜还是战败,都是老百姓来买单!长时间的战争使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国家民不聊生!


第三段,老子退一步说,即使不得已而开战,也要达到预期目的时,及时停止。不得已开战,求一个“果”就行了,不要因为取得了一些胜利而自己认为自己了不起,自夸自耀,骄傲自满,认为自己老子天下第一,炫耀武力,战争双方不胜不休,最后弄得两败俱伤,害了黎民百姓!


第四段,老子给出了结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自恃兵力强大,穷兵黩武,最终会自取灭亡!战争是不人道的,过分的炫耀武力,好战用兵,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这就是“不道”,“不道”就会早衰早亡!


对于战争我个人与老子所恃意见观点相同,无论是什么样形式的战争,对我们这些社会最低层的普通老百姓来说,绝对不是好事,因为一个国家的战争兵源出自我们每一个家庭,因为战伤战死,我们可能会失去亲人朋友而家破人亡,因为战争的物资供给出自我们每个人,因此,我们的生活会因战争而质量下降,甚至食不果腹!战争会使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息繁衍等正常的生活受到巨大的影响,所以,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但我不反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之战,对那些侵略我中华民族,干涉我国内政,想掠夺我国而强大自己的侵略者,我愿投军参战,贡献自己的力量!“犯我中华者,虽远必殊!”,做为一名退伍老兵,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时,“若有战,召必回,回能战,战必胜”。

崔勇

本章在初读讲的都是战争,兵伐之事。都是统治阶级谋国,御民之道。好像与我们普通人生活没有那么切近。但我觉得的老子在传大道时,也同时在告诉普通人一个浅显的道理。就是物极必反,居安思危。世事浮云,瞬息万变,花有花开花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做人要有,慎独之心。得意之时莫忘初心,得势之日要留有余地。知足常足,知乐常乐。美酒饮到微醉处,好花就在半开时。事事要有分寸,要适可而止。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所以我们要学会给平淡的生活加点糖..…给火热的激情降降温、生活不都是诗和远方!还有眼下的苟且。

马志峰

体会:“果而不得已”,是相对于“有果而已”而言的。如果说“见好就收”体现出的是理智,那么要做到“知难而退”则需要的是冷静。有的人就是不服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世界上被虎吃掉的人多还是打死老虎的人多呢?应该说敢于面对挑战的精神是可嘉的,但最终能把事情办好才是最重要的啊。


光凭一身孤胆,有勇无谋,匹夫也。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结果,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意孤行,强为所难,是不可取的。就算自己真的很强大,也不要忘了,往往就是在自己最强大的时候,最自以为是的时候,也正是开始向衰弱转化的时候。不给别人留后路,已经是很难善始善终了;一旦连自己的后路也不留,那可就真的是大逆不道、要遭天诛地灭了,到了那个时候,纵然是老天有眼也帮不了你啦!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古往今来的成功者,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是与道暗合者。即便是创造了一番伟业的人,一旦违背道法,也必然会犯错误。所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说法是片面的,应该说“成也合道也,失也离道也”。


从个人休养的角度,理解这一章的意思,就是要修身养心。为人平和,静以修身。减少纷争,避免和人辩论。即使自己作为强势的一方,也要保持谦虚的美德。低调做人,踏实做事。不自以为是,懂得进退,明辨是非,遵守法纪,走人间正道。

李欢

道德经第三十章感悟


老子的智慧启示我们要崇尚和平,以和为贵。在国家层面,积极推动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应学会用沟通、理解和包容来解决矛盾。遇到问题时,保持冷静,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冲动地采取暴力或激烈的对抗方式。珍惜和平的生活环境,努力维护和谐稳定,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应该学会合理地把握“度”,时时刻刻保持清楚的头脑和明晰的判断,用自己强大而理性的意志力克制自己不该有的欲望和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拥有一个较为满意的快乐生活。

北方有秦人

道德经第30章感悟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人生大事不过种和收。


本章描述了中国人对待战争的正确观点,道德经是强者的哲学,强者的逻辑。穷兵黩武有伤天和,必有凶报!故而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能不用军事手段的尽可能不用。兵凶战危说的就是战争的残酷性和危险性。义兵慎战,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明确提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所以弱国弱者如何在强国强者林立的夹缝中求存求发展。灭掉六国的秦国,是如何从默默无闻到成为首屈一指的诸侯大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不断成长壮大自身而后兼并土地人口资源,历经几百年发展统一六国,而失去政权仅用了14年。王朝如此,人生如此,自然万物如此。


苦短的人生有五个阶段,生、长、壮、老、已。我种下一颗种子,终于长出了果实,今天是个伟大日子。种子虽小却蕴藏着强大生命力。结什么果,要看种什么因。最强大的时候,也是由盛而衰的开始。常说的“人怕出名猪怕壮”。所以强了要示弱,示弱不是真弱,逞强不是真强。不仅用老祖宗的智慧去取胜,还要愚以愚胜。


善易者不卜,因为他能看到客观的变化,预测到结果。所以不用占卜就可以达到占卜的效果,也不用透露太多的信息,以免引起不好的结果!所有定数皆是命,不要干扰介入别人的因果报应!众生皆苦,做点化众生的更苦。花未全开月未圆,做个含苞待放的果实不是更好吗?千年的铁树要开花,一入丰都出世难。‌‌生命不可逆转,珍惜当下,爱惜生命,更加不要过度透支!

杜建刚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老子借用国家用兵的事例,来说明不要以强欺弱,不要在自己人生得意时,做轻狂少年,人生有钱时,把身段放低点,人生得意时,心态放谦卑点。这就是一个悟道的人必须打破不平衡的能力。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要按照天道规律为人处事,违背天道规律,就要受到天道规律的强制平衡。做领导要以德服人,不要用霸道的气概,提高自己的能力,以柔克刚,行无言之教的对待员工。


懂得了强与弱、我与他、舍与得、眼前与未来、内修心灵与外在命运的因果法则,才能算是人生心智开化的人。一定要谨慎小心自己强势时的失控。敬畏规律不是懦弱,而是人生的悟透成熟。


一个人做人做事如在自己心田里播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好人善自己,坏人恶自己,一切都在自己人生这本帐上记录存档。我们要保持理性与科学精神,避免让自己陷入主观上懦弱或过分张狂的极端状态,这是人生的理性处世态度。


“见好就收,适可而止,适时进退”,这是我们国人的一种大智慧,无论在官场还是股市,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非常适用。得理且饶人,见好就要收,达到了目的就不要再追求过分的结果。如果一个人知道见好就收,人生就会减少很多的灾难。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从每个人的生命成长历程来看,当人长到最为强壮时,也就开始进入拐弯儿的生命阶段——从强壮走向衰老。人们总是感慨,真的不想长大,因为一旦长大了,也就开始衰老了。在生活中,开车的人都知道,一辆车跑得再快,也需要及时刹车,否则,速度就是灾难。人生也如同一辆车,光是追求强大而没有自我约束,不自律,人生就会走下坡路。


一个组织有可能持续强大吗,一个企业有永恒的辉煌吗,物壮则老的天道规律要永远敬畏,要永留心中。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居安思危,随时清零,自我突破,戒骄戒躁,谦虚谨慎,永不自满,持续发展。物壮则老,实际上是指我们的心田停止了种植,所以把我们纳向退化的轨道。一个领导的真正自信心不是来自自我夸耀,而是来自自己的内修的实力和连续不断的自我突破。


守住中道,不求过强。鼎盛时主动收敛,弱势时主动奋发。即使做不到先知先觉,一旦发现趋势不对,能够主动回撤,也是一种聪明和智慧。有一颗不断自我突破、蜕变、进化的心灵,不断地设定更高级的目标,方能给予自己持续前进的动力。


一些很成功的人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们一定要修自已内心的功夫,把自己心灵的田地除草,除病虫害,让自己心灵的这块田地健康成长。

 和光同尘读书苑

使命:弘扬国学,修身正己

愿景:持续传递阅读价值,让世界充满爱与力量

2024.10.0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