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浩瀚星海中,每一次教材的更新都是对教学方法的一次挑战,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次机遇。随着七年级音乐新教材的推行,音乐科组的李敏老师勇于尝试,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我校“接引”教学相结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充满启发与探索的公开课。
新尝试


2024年10月9日,李敏老师在五楼录播室执教七年级《夏夜圆舞曲》一课。在课堂伊始,李老师设计了希沃白板“拔河比赛”的互动游戏,学生们通过游戏轻松地复习了圆舞曲的韵律与节奏,为后面歌曲学习做了充分的铺垫。
《夏夜圆舞曲》是一首3/8拍,C大调,旋律优美欢畅、歌词富有诗意的歌曲。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知圆舞曲的节拍特点,李老师特别加入了声势律动辅助学生感受。
李老师通过身体律动与旋律的融合,引导学生找出乐句间的相似性,进而让学生了解了歌曲里出现的“同头换尾”这一创作手法。
李老师整节课环节设计合理,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在每个乐段都配备特定的任务,以促进学生对歌曲的深入理解和音乐技能的提升。
李老师课件制作精美,巧妙运用AI技术模拟作曲家姚思源与学生对话,向学生介绍了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是新中国建立初期时代背景下的新兴产物,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在课堂的最后,李老师带领学生欣赏了手风琴演绎的《夏夜圆舞曲》,同时挑战学生辨识音频中的圆舞曲,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分析能力。
齐探索


课后,科组老师对李老师的课堂给予了许多建议,并共同探讨了新教材的运用。音乐科组致力于通过深入分析和实践,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以提升音乐教育的质量。
文字:岑子靖
图片:汪照
审核: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