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分给蓝天,分给云朵,
分给生活中的每一帧;
把时间分给树木,分给花草,
分给爱好和懵懂的眼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良好的社会交往行为,
分享可以助力幼儿成长。
耐心倾听,静待花开,
成就孩子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风开始变的微凉,
太阳也不那么炙热,
伴随着孩子们跳跃的脚步,
开启了新学期的生活,
来到小三班温暖的大家庭,
也会有新的遇见,
遇见新朋友,
遇到新老师,
遇到......
“美”一个“ 独特”“个性”的你。
孩子们在好奇、探索与发现中,
收获成长的惊喜,
他们之间的故事,
才刚刚开始。
课程缘起
区域游戏活动时,发现有的孩子,一个人或拿或抱好多玩具聚在一角;几个小朋友聚在一起,反观玩具堆在一起,乱糟糟的,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是有的孩子“霸占”着玩具,有的则是几个人“争抢”一个玩具……场面可谓混乱。
和老师纷纷控诉:
老师,他抢我的玩具,不和我玩儿!
老师,是他把我的玩具摔坏了!
老师,这是我先拿到的,我不想和他一起玩 ……这样的情况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小朋友纷纷效仿,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此刻,老师用“冷却”方式来处理。
餐前我带领孩子“欣赏”照片:孩子们,你们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李嘉禾:他们在抢玩具。抢玩具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学会分享。
教师小结:分享就是有好玩的东西和别人一起玩,有好看的书和别人一起看,有了好吃的和别人一起吃。
“你们喜欢分享吗?”
张铭禹:我不要分享,我就要自己玩这个。
“有喜欢分享的小朋友吗?”
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使然让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分享、不愿意分享似乎成了小班孩子们入园初期交往过程中产生不愉快的所在。
家园共育
爸爸妈妈们是怎么看待“分享”这个问题的呢?
孩子最小,在家里他喜欢的玩具都是他的,很少会跟姐姐们分享。这方面需要老师的帮助。
以后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有分享意识,但家里只是几个人分享。
孩子在集体中不会分享可能跟我们家庭有关,在家里没有特别关注孩子的分享意识。
教师感悟:
通过一次随机谈话,我们发现孩子流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表现,他们习惯认为“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这显然不能受到集体的欢迎,且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们应重视幼儿的参与性、主动性,通过故事引导给予他们充分讨论的时间、感受的空间,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分享,感受分享的快乐!
故事引介
教师思考:
如何让孩子懂得分享,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就是分享能培养幼儿什么,想要达到怎样的目标?
同伴互动 走进“分享”
谈话后,又问不喜欢分享的孩子们:
“为什么你们不喜欢分享呢?”
韩恩博:我喜欢玩这个玩具,我给别人了,我就没有了。
朱家和: 妈妈说自己的东西要自己保管好。
教师引导介入
征求孩子们的意见:我们是否可以每个人都带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来幼儿园,这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了。
异口同声:好..
李嘉旭:如果有小朋友想玩我的玩具的话我可以和他换着玩,但是他不能给我弄坏了。
通过引导谈话孩子们找到了方法,初步对“分享”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感知。纷纷带来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并且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玩具一起玩,还尝试着数一数伙伴带来的玩具有几个。
教师感悟:
孩子们之所以争抢,主要是不善于用语言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当自己手上的玩具将被对方抢走时,最直接的反应便是用肢体动作进行自我保护,所以引导孩子使用语言、肢体动作等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与同伴分享玩具、合作游戏,在集体中营造温馨、快乐的氛围,为孩子创造一起玩的机会,对能友好相处的孩子给与及时肯定、赞扬,让孩子感受到与朋友一起玩的快乐,集体的温馨!
音乐游戏:碰一碰
律动游戏:小手拍拍
体育游戏:合作玩耍、分享快乐
追随孩子 表达分享
孩子们在经过一系列的分享活动后,问“你们喜欢分享活动吗?
孙熙辰:我现在开始喜欢了。苗润茁把他的挖掘机分享给我玩了,我觉得很开心。”
“李子言,你觉得开心吗?”开心呀!看到小朋友喜欢我带来的宝宝医院玩具,我也开心。”
李孝源:我带来了我喜欢的消防车!但是我和韩恩博交换着玩了。很开心”
于润桓:我不喜欢小朋友带的恐龙,我喜欢我自己做的马桶人,也分享给小朋友了。
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表达分享?
集体活动时间我们用故事《金色的房子》、《我会分享》来感染孩子,孩子们通过感受轻松有爱的分享氛围中,更进一步体验到分享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教师引导:
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小女孩你会怎么做?
高若琳: 我想要小动物们和我一起玩。我会让小动物们进来,一起唱歌跳舞。
那你愿意和大宝一起玩你的大象吗?可以!”
通过故事帮助幼儿学会换位思考。和孩子一起聊聊和同伴在一起开心的时刻。告诉孩子与同伴相处需要互相包容、互相理解,有朋友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融入感情 享受分享
美食分享
自己动手把月饼分成2块、3块、4块,送给喜欢的伙伴一起品尝。
分享自己喜欢的零食
分享的同时除了温暖有爱的拥抱,还有稚嫩长情的一声“谢谢你”,分享过程中孩子们更学会了等待!
分享不止是“玩具”“图书”“吃”这些物质,还能分享心情。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开心的、伤心的事,也有害怕的和不喜欢的事。当别人遇到开心快乐的事情时,我们可以与他一起分享快乐。当别人遇到伤心的或害怕的事情时我们也应该主动的关心、帮助他。
教师的思考:
对于小班的孩子,他们需要一个温暖轻松的环境,收获快乐的同时也能收获美好的情感体验——分享。实践证明:我们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的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让幼儿在主观上产生分享的内在动机与愿望,才能让幼儿自觉的产生分享行为。
教师思考:
经过我们有意识的引导,大多幼儿能够大方的把自己的食物和玩具与同伴分享,出现了自发分享的行为。但是,孩子们主动分享的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通过我们的用心观察,细心教育,耐心指导,真心付出来支持。在课程行进过程中,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和理解孩子的行为,并用小班幼儿能理解的方式创造解决问题的途径。
家园共育
小班的孩子的一些想法还不能完全跟家人表达清楚,需要老师助力完成,老师依据孩子的意愿与家长亲密沟通。
课程价值分析
在主题活动开展中,老师引导小朋友从身边最普通最常见的玩具入手,帮助他们从“自己单独玩“过渡到“大家一起玩”,也从各个方面来引导幼儿从“我”变成“我们”的转变。在活动中,小三班的娃娃们与快乐撞了个满怀,相信他们在活动中收获了很多的快乐,孩子们的成长之旅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