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最美的姿态,教育是最美的遇见,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河东大小学五年级组数学教师守拙耕田,拨云问道,在本学期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可能性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教学研讨活动。老师们立足新课标,学习新理念,实践新课堂。
集体备课共探究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课前,五年级组全体教师对《可能性》这节课各抒己见,深入研讨。
李俊丽老师主持本次集体备课,抛砖引玉,将本单元的教材进行了整体分析。段洋洋老师基于学情和教学目标阐述了自己对这节课的理解与思考,并交流教学设计,其他老师进行补充,提出改进意见,讨论异常热烈。最终在激烈的讨论中,大家确定了要展示的两节课的教学环节和思路。
课堂执教展风采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可能性》课堂教学中,段洋洋老师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潜在的问题情境,让孩子们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的存在,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段老师十分重视孩子们的实践活动和经验。以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引入,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节课,段教师通过形式多样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只是让学生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首先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事物好多与数学相关。学习用数学能够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其次,培养学生怎样用数学去剖析问题,使学生懂得用比较正确的数学语言去描绘,对“可能性”的判断和争辩等。我们能够看到,教师启发学生猜测,对学生的回答没有简单地赐予的肯定或否认,而是把评定与考证的权利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沟通的空间。此外,抓住问题的重点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剖析、学会思考,学会正确地使用数学语言,促使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能够理解别人的思考方法和推理过程,初步养成推理有据的习惯。
李俊丽老师执教了五年级《可能性》例题2,遵循猜想、尝试、发现、交流的规律探究过程,引导学生体验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历程,学生在实践中猜想,在思考中发现,在交流中完善。李老师借助中秋节的线索贯穿整堂课,引导学生经历自己探索发现的过程,逐步完善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认识。本节课积极地促进了学生的数学思考,把有限时空的课堂变成人人参与,人人思考的无限空间。课堂上,孩子们玩摸小球游戏,课堂气氛达到沸点,学生们热情饱满,真正的在玩中学,学中玩,体会了数学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是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通过每一次的深入交流与实践,老师们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收获着宝贵的经验。愿每位老师珍之重之,砥砺前行。
图文编辑:齐萍萍
编 审:黄红丽 周丽静
监 制:何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