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起源


责任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对自身社会角色及其所承担的义务,对其所属群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及其自身所应承担的任务和认知、情感体验和相应行为。 随着时间的延展和经验的丰富,中班幼儿对责任体验和可以履责的范围也大大拓展。幼儿的责任开始从照顾自己拓展到了照顾集体中的人和物。让我们一起走进幼儿的一日生活,去看看那些和“责任”有关的一件件小事......

主题目标:


1、初步建立责任意识、知道自己长大了、要学会自己完成一些小任务。
2、能够与同伴一起进行分工合作、感受共同承担责任的快乐。
3、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遇到事情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

思维导图


活动一:谈话活动《我长大了》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了和语言表达能力。
2、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3、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活动过程:小朋友们在听故事前,开展了谈话活动听到《我长大了》,有个小朋友问“老师,长大是什么?”由此展开了谈话活动……长大到底是什么呢?看看小朋友们是怎么说的吧!
绘本故事谈话活动:
老师:“我长大了有什么变化?”
谭言兮:“我的头发长长了”
李佳媛:“我长高了”
贺礼夏:“我们换教室了,到云朵班了”
老师:“那么这个故事里面的小男生是怎么知道自己长大啦?”
稂俊昂:“妈妈给他看了小时候的衣服。”
刘宸伊:“他小时候的鞋子变得短短的了。”
故事中妈妈拿出了小男孩1~4岁的衣服裤子和鞋子给小男孩看,让小男孩明白了自己一点一点在长大,他和妈妈把1~4岁的自己用小时候的衣服做了出来。


活动小结:在活动中,幼儿的表现都出色,很多幼儿很乐意告诉我们自己的好朋友是谁,自己喜欢什么,小升中之后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大大的提升,都可以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二:社会活《了不起的值日生》


活动目标:
1、知道值日生的工作是为大家、为班级服务的,建立为集体服务的意识。
2、初步了解做好值日生的方法。
3、体验为集体服务的欢乐。


活动过程:随着活动的开展,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感受周围世界中与自己有关的人所负有的责任,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有所增强,在园时会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分发图书、扫地、擦桌子、浇水等等。于是关于“值日生”的活动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活动小结:决定了值日生的任务后,大家争先恐后地来当值日生,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值日岗位,既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自主权,又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更好地担起值日生的职责。
活动三:户外活动《文明骑行记》


活动目标:
1、知道在马路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理解“红灯停,绿灯行”的重要性,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
3、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基于负责任的基础,幼儿还需要构建更加丰富的责任认知,为形成负责任的态度打下基础。所以我们需要让幼儿通过活动中的观察学习和亲身实践了解不同社会角色责任,也应该帮助幼儿拓宽人际交往范围,理解更宽泛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责任。
比如在《文明骑行记》的户外活动中,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交警”、“司机”、“乘客”的责任,明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帮助幼儿提升责任意识。
活动小结: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情绪比较高,感到特别新奇,他们对城市的交通规则了解较少。特别在后面的游戏活动中,他们把刚学的交通法规得以运用。有很大的成就感,并且这些交通规则在他们心中已根深蒂固。
活动四:亲子活动《我是家务小能手》


活动目标:
1、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进行家务劳动的生活态度。
2、初步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家里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家务活动……
活动小结:在进行了这个活动之后,小朋友们对家务有了更深的了解,有了更深的参与感,愿意并积极的去参与家务,了解到保护家里的整洁,自己是不可分割的一员。
活动总结


责任心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是一颗珍贵的种子,如果能够早早地播种在孩子的心田里,孩子就会懂得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会对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产生爱,从而发现生活的意义,感受到自我价值,收获幸福与成就。
品格教育时刻提醒每一位宝贝,用心浇灌、用爱凝结、用行动来展现。让我们一起对自己负责,对身边的人负责,努力做个有担当的人。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素质全面的提高都有积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