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博士幼儿园中二班十月主题活动:二十四节气之寒露

💍 小玲儿🎀
创建于2024-10-08
阅读 41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寒露,顾名思义,是指此时的气温较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的状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描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这形象地描绘了寒露时节的气候特征。

每年的10月8日前后(10.7~9日)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时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度,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气温下降: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接收到的太阳热量显著减少,气温逐渐下降。寒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深秋,北方地区甚至已初现冬景。

昼夜温差大:此时昼暖夜凉,昼夜温差较大。人们常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足部的保暖。

秋燥明显: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秋燥现象较为明显。人们需注意补充水分,保持室内湿度适宜。

           知寒露

‍通过✅图片形式,带幼儿一起了解寒露的节气特点和习俗

                 寒露三候

鸿雁来宾: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寻找温暖的越冬之地。

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这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致观察和丰富想象。

菊有黄华:菊花普遍开放,黄的、白的、紫的……为深秋的景色增添了一抹亮色。菊花不畏寒霜,是秋天的象征之一。

登高:寒露时节,人们有登高的习俗。登高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欣赏到秋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赏枫叶:寒露前后,枫叶渐红,是赏枫叶的好时节。人们会相约前往公园、山区等地,欣赏那满山的红叶,感受秋天的浪漫与诗意。

吃芝麻: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芝麻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适合在干燥的秋季食用。人们会用芝麻制作各种美食,如芝麻糊、芝麻饼等。

饮菊花酒:某些地区还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具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适量饮用有益健康。

一起来学习手势舞吧

‍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寒露手势舞,加深对寒露节气的认识

看我们学的多认真

接下来一起来看看我们寒露节的绘画作品吧,是不是很漂亮

——END——

‍此夕正寒露,深秋的气息渐浓,本次活动不仅加深幼儿对“寒露”节气的认识和了解,更激发了幼儿对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文化热爱之情

图片:中二班

编辑:吴振玲

阅读 41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