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一心
编辑于2024-10-08
阅读 95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

养成有方法

习得助成长

00:22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

      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

      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如果孩子能够在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便会将追求知识、努力学习当成生活中重要的一件事情来对待,而不需要父母或者他人再三催促。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它通过每天的点滴积累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

      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四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孩子开始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之前积累的知识在这一年渐渐开悟。四年级的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受大人控制,有一点叛逆。四年级孩子注意力增强,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根据这一变化,语文教学强化了阅读分析和写作训练。  此阶段孩子的学习知识点已经增多加深,孩子开始出现小学阶段第一分化,需及时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课时注意力的问题,书写习惯,培养孩子演算、检查的习惯。

      四年级是强化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是在小学中低年级,孩子在小学中低年级以前形成的学习习惯比较容易改变,而四年级以后,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养成的学习习惯很难改变。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给孩子金山银山,都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

1.预习习惯    引导孩子在完成所有作业后,看一看第二天上课的内容,并在书中自己寻找重点、难点并做好记录。此外,每节课后做好下一节上课的准备,例如课本、笔记、参考资料等。

2.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教给孩子们一些管理时间的方法,例如共同制作一份时间规划表,并设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以鼓励孩子,从而逐渐培养其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3.培养自学的习惯   逐步培养起孩子的自学能力。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知道应该怎样学习的人。自学能力对于这一学段的孩子很重要。    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随着四年级课程增加,作业量增大老师会像对待大人一样要求去学习。这时候要求四年级孩子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要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不能像低年级一样靠外界督促去学习,要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4.课后复习的习惯   培养孩子课后一定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复习,若出现不懂的要及时向家长或老师请教,查漏补缺,做到知识结构清楚,重难点明白,从而达到事半功倍学习的效果。

5.整理错题的习惯      每次考试后都要整理错题,写清楚题干、清晰的答案、错因分析及如何规避。整理错题的时候,一定要将解题思路理顺,直到真正弄懂了为止。错题要定期复习,特别是那些一错再错的题,复习时最好在练习册上再做一遍。

6.课外阅读的习惯      家长要有阅读的习惯,做好榜样,也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选择喜欢的书,在他最放松的时候阅读,更为投入。多鼓励孩子,多和孩子讨论、交流,逐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的成长是从小到大,习惯的培养是从无到有。

特别提醒:手机和电视是学习力的头号杀手,千万不要让孩子在手机和电视上消磨太多的时间。尤其要限制孩子玩手机游戏的时间,否则后患无穷。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教育孩子,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孩子的成长成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一不可。家长越配合老师,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

请家长记住这三点:

①做孩子的学习引航者,长期督促,严格管教。

②做孩子的成长引路人,重视陪伴,负责到位。

③做孩子的习惯养成师,正确引导,做好榜样。

00:10

      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就像一张白纸,我们怎么教,他们就怎么吸收。与其盯着孩子的成绩,在成绩上找不足施以弥补,不如督促孩子先养成这些习惯。记住,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良好的习惯以及健全的人格。

阅读 95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