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国庆,礼赞祖国

‍——参观抗大教育基地,学习红色革命精神         (5.10王丽媛)

王丽媛
创建于2024-10-07
阅读 39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庆节,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庆祝祖国母亲华诞的盛大节日。在这个充满喜悦和自豪的时刻,我们共同感受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不能忘记革命先辈们的奉献。

国庆期间,我随父母一起去了临沂,这是我第三次去临沂。但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和心得,临沂的第二站我再次来到琅琊古城。

‍在琅琊古城中,有一处红色教育基地——抗大体验馆和大众日报教育基地。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

‍1938年11月25日成立于陕西延安。1939年2月,迁至山西太行山,亦称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随营学校。1939年11月,迁至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办学。1941年与滨海师范合并改为滨海建国学院。1945年10月,全体教职员工挺进东北归属抗大总校建制,原滨海建国学院先后改名临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临沂师范学院。

‍2010年11月,更名为临沂大学。

抗大一分校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在敌后根据地十二所分校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培养青年干部最多,参加战斗最多;取得战果最大的一个分校。在山东培养了军、政、地干部9840名,培养地方干部共2000人。

走进体验馆,聆听着家书,全过程感受着抗战的一场战役,内心很感动。感动于在这样一座仿古建筑里,会有这样一座为爱国主义教育而建的纪念馆;感动于在沂蒙大地上,曾经有那么多革命先辈、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与解放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或许是普通的战士,但他们的信念却极不平凡。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他们对祖国、对家园、对土地的守护,是对家国情怀最真诚最扎实的诠释。

他们展现出来的家国情怀,激荡人心,振奋人心,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在英雄辈出的琅琊沃土上,这种精神生根发芽,枝叶繁茂,他们是你、是我,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大众日报》在艰难中初创,体现了党与群众鱼水深情。当时,敌强我弱,一遇敌情,就需随时转移,许多地方干部和群众为掩护党报,与八路军战士一起背着机器和行李钻山沟、穿密林,顶枪林,冒弹雨,生死与共。

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不断发展壮大的《大众日报》,对抗日根据地创建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国庆佳节,让我们不忘历史、重温红色记忆!共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祝愿人民幸福安康。让我们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阅读 39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