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课程来源
进入大班以来,孩子们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独立性与自理主动性,希望每一件事都可以自己做。于是每天午休后的起床整理,就成了孩子们进入大班后的自理第一事。。除了叠被子外,孩子们每周五还要打包被子、运被子,这件日常生活中看似简单的事情,包含着一系列的生活活动内容和教育契机。孩子们和被子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
课程实录一:我会叠被子
在孩子们升入大班后开始尝试自己整理被褥。尝试时,一卓说“我叠被子为什么总比别人慢”,晨旭说“我不会叠被子只会卷起来”…孩子们对叠被子提出各种各样的困惑。于是我决定先了解孩子们现有的叠被子方法和能力,通过家园合作开展了“叠被子”打卡活动。
通过照片分析,我发现孩子们的叠被方式可大体分为长方形、正方形、豆腐块3种叠法。孩子们也在分享时争论:自己的叠被方式是最好的。
我借机提出问题:“幼儿园的床和家里的不一样,怎么叠最合适?”孩子们积极踊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和孩子们一致决定起床后试一试,在亲身体验和直接操作中探索总结最合适的办法。
孩子们心中有了自己的方法,迫不及待地动手尝试了。看着孩子们的干劲十足,我感觉到孩子们真是长大了,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发展迅速。
孩子们尝试叠完后,我们一起观看了整个叠被子视频,并分享交流,共同梳理出最合适的方法。
活动分析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习得了以下经验:在幼儿园的小床上整理被褥,没有最好的办法。每个人被褥的长短、厚薄都不同,只要能把被褥都叠在床面上、不高于一个床的高度且又整齐,就是最适宜的办法。孩子们通过实践,被子不仅叠得又快又整齐,而且抬床后也会紧紧地卡住,很稳定。
教师支持
教师创设了和谐融洽的师幼互动环境,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幼儿进行交流分享,并给与幼儿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找到最佳办法的机会。在活动过程中密切关注幼儿活动,及时提供活动材料等师幼互动方式,发展了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活动实录二:打包被子
周五打包被子的时候,孩子们又遇到了新难题:被子塞不到袋子里、打包速度慢、拉不上拉链等。
我根据孩子们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记录打包视频,并请打包速度快的小朋友来分享经验(视频)
经验拓展后孩子们再次尝试。有的把被子褥子卷起来一起放进去,有的把被子和褥子分别叠好后依次放进去,有的孩子们会大胆寻求同伴帮助,一起合作完成,不仅感受到了成功的自豪感,也体会到合作的快乐。
活动分析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习得了以下经验:当遇到困难时,主动向同伴寻求帮助也是好办法;合作时尝试分工、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会更加顺利。
教师支持
教师针对孩子的问题进行记录、引导幼儿进行分享经验,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尝试和探索完成打包被子这一活动,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没有直接去帮助解决,而是通过引导、启发、支持等策略,使孩子们在完成后获得最大的成功感。
活动实录三:运送被子
孩子们的班级升到了三楼。她们在返被的时候开始抱怨:“我的肩膀勒得好疼啊!”“从三楼往下运被子太累了,我实在是没有力气了。”
孩子们开始寻找解决办法。
第一步寻找工具
(视频)孩子们经过观察幼儿园材料和初步尝试,共同商定出“把被子吊下去”“让被子坐滑梯”和“让被子坐电梯”三种办法。于是他们分成了三组进行进行探索:分别是绳子组,滑梯组和食梯组。那用什么工具来运输呢?
绳子组:
的熙诺说:“可以用我们美工区的毛线。”皓辰反驳道:“不行,那个绳子太细了,不合适。”奕冉说:“我们可以用跳大绳的那个绳子,又粗又结实。”其他小组成员一致同意。于是他们找来了粗麻绳开始实验。
滑梯组:
的依诺说:“可以用木板连起来。”阔阔说:“可以搬来一个滑梯,让他“刺溜”滑下去。”孩子们根据想法在幼儿园里搜集自己想用的材料,发现木板太短、滑梯搬不动等各种问题。我建议她们再去找一找其他材料。她们最后选择了可以拼接的海绵垫来进行实验。
食梯组:
的小朋友发现幼儿园新安装了食梯,可以直接从三楼到达一楼,他们想用它作为运被子的电梯。
第二步:实践体验,探索工具的可操作性
实践中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绳子组发现:
问题一:现有的绳子太短,到不了一楼。
问题二:每运一床被子都要重新系一下,太麻烦。
问题三:被子从三楼运下去,必须有人在二楼转运,才可以继续进行。
他们开始探索方法:孩子们从班里的材料橱中找到了所有的粗麻绳,并打结连接到一起,宇辰去门卫室借到一个挂钩,这样解决了绳子不够长和每次都要系的问题。随后他们绘制了运输路线图,商量出运被员、拉绳员、转运员、安全员等每个人员的站位。再次尝试后,运被子变得方便安全起来。
滑梯组发现:
问题一:每个垫子的两端和中间衔接处都需要有人一直在固定、转运,非常费力。
问题二:运到一楼被子会造成大量的堆积。
他们探索到的方法:交流讨论并绘制了路线图,同时商量出每个人的站位。对于一楼造成堆积的问题,他们从老师中午取餐受到启发,决定使用餐车一次多个的往外运。每个人有了自己的任务后,运被子更加的顺畅。
食梯组:
发现:他们够不到食梯的按钮,打不开食梯的门。
他们尝试了踩凳子、使用工具等方法后,仍然无法解决,最后决定寻求老师的帮助。
第三步:方法互换,选出最优
哪种方法更安全、快速、省力呢?孩子们一时难争高下,大家商量后认为:哪种方法更合适需要亲自试一试。
幼儿分别尝试了其他两组的办法后发现:用食梯运被子有污染食物的安全问题,用垫子运被子需要太多人配合,浪费人力的问题,最后通过投票的方式选择了用绳子运被子。
分享感受,体会成功的快乐。
在一系列尝试后,我们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比如小组交流、绘画表征等方式进行了回顾与分享。孩子们在快乐、自主、合作和满足中结束了这段运被的旅程。
绳子组
滑梯组
电梯组
活动分析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习得了以下经验:提升了针对具体问题,积极思考办法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分组分工、共同探讨的过程中提升了合作能力;创造思维和反思思维不断发展,同时增强了自我认知,更加自信勇敢。
教师支持
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回归生活情境,运用亲身体验、对比交流不同方法的适宜性等多元策略,让幼儿深切地感受到没有最好的办法,只有最合适的办法。
活动价值
(一)在幼儿发展方面:
1.幼儿自主性不断发展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他们自主尝试叠被子、打包被子、运被子的方法,并能在尝试后通过交流讨论自主解决问题,保障了幼儿在活动中自主性的发展。同时,该活动还培养了幼儿劳动习惯和自理能力,养成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习惯,对幼小衔接也至关重要。
2.幼儿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孩子们在提出运送被子的办法时,充分发挥想象力,想出用不同的材料和方式来解决问题,如绳子组选择粗麻绳、滑梯组使用可拼接海绵垫等,展现了创造性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如从门卫借挂钩、受老师取餐启发使用餐车等,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幼儿亲社会行为不断养成
幼儿在探索中不断聚焦问题,经验交流、亲身体验、合作探究,如孩子们分组合作,每个小组内部共同讨论寻找工具、进行实际操作,成员之间相互配合,明确各自的任务,如绳子组的运被员、系绳员等分工,滑梯组的垫子固定和转运人员分工等,为共同的目标努力,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和责任感,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当幼儿帮助他人后,会感受到来自同伴的感谢和认可,这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助人行为,形成积极的亲社会循环。
(二)在教师组织引导方面
1.有效地师幼互动促进幼儿活动发展
教师创设了和谐融洽的师幼互动环境,通过提出期望行为,积极回应、密切关注幼儿活动,及时提供活动材料等师幼互动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比较、分析、反思和评价,激发了其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推动活动的发展。
2.多元支持策略助推幼儿深度思考
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回归生活情境,运用亲身体验、对比交流不同方法的适宜性等多元策略,让幼儿深切地感受到没有最好的办法,只有最合适的办法。如小组探究叠被子时,孩子们通过尝试,总结出最适合在幼儿园床上叠被子的最适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反思、梳理、尝试,引发了幼儿的深度思考,提高了思维的变通性。
生活处处是教育,生活处处是课程。被子大作战是幼儿宝贵的劳动体验,我会继续挖掘被子在生活中的教育价值,与孩子们一起会生活、乐生活、爱生活,共同探寻生活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