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指导老师:郭靖
生活中,塑料制品无处不在,吃饭、喝水、购物、出行……总有要用上它的地方,然而塑料制品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塑料垃圾。近年来,土壤、河流、蔬菜,甚至在人的血液和胎盘里都有微塑料的踪迹。
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汤普森等人在《科学》杂志上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
微塑料(Micro plastics)是一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亦是一种造成污染的主要载体,被称为“海中的PM2.5”。
微塑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入人体:
1.饮食摄入:
微塑料可能存在于瓶装水、茶包、护肤品、纺织品、洗涤剂等日常用品中,这些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释放微塑料颗粒。
食用含有微塑料的食物,如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这些生物可能摄入了含有微塑料的浮游生物。
食用塑料包装的食品,塑料包装在加热过程中可能会释放微塑料颗粒。
2.呼吸吸入:
微塑料可能存在于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中,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合成纺织品、汽车轮胎磨损等都会释放微塑料颗粒,人们可能每周会吸入约3000个微塑料。
3.皮肤接触:
接触含有微塑料的塑料容器或包装材料时,微塑料可能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4.胎盘和胎儿:
研究发现微塑料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微塑料几乎遍布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有以下几点:
1、消化道损伤。微塑料会对消化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会出现腹泻、直肠出血和腹部绞痛等症状。
2、引起炎症反应。微塑料已经在实验室中被证明可以在实验条件下引起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
3、破坏免疫系统。微塑料原则上可以通过人类的胃肠系统转移到淋巴循环系统,还可以通过肺部被人体吸收,最终破坏免疫系统,影响身体细胞健康。
4、导致癌症等多种疾病。塑料中所含的一些化学物质会扰乱人体内分泌系统,导致癌症、糖尿病、生殖障碍等疾病。
虽然,微塑料在体内难以被清除,但以下几点可有助于减少微塑料积累:
1、避免微塑料暴露:减少摄入微塑料的最佳方法是减少其来源。生活中,减少使用塑料杯、塑料吸管、一次性餐具盒等,选择可持续使用的替代品,如玻璃杯、环保袋等。
2、做好垃圾分类:用完的塑料制品不要乱丢,根据垃圾分类指示放到指定的垃圾桶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避免微塑料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3、饮用干净的水:饮用纯净的自来水或过滤的水可以减少饮用水中的微塑料颗粒。
4、增加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能有助于促进消化道健康,帮助排出部分体内的微塑料颗粒。
5、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合理饮食、充足睡眠等,有助于排毒和清除体内微塑料。
同学们,微塑料污染已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和身体健康。
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