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季的到来,天气逐渐变冷,手足口病进入了一个小高峰期。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学龄前儿童是易感人群,不少孩子纷纷“中招”。什么是手足口?它的症状有哪些呢?应该如何预防?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群体中。它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样等特点,因此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2.手足口病的症状
1.发热:大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达38℃以上。
2.皮疹:手掌心、脚掌心、口腔粘膜、臀部、膝盖等部位出现皮疹,皮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3.口腔粘膜损害:咽峡部、上腭部、舌头等部位可见红色小点或疱疹,短时间内破溃形成溃疡,疼痛感明显。
4.其他伴随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呕吐和头痛等症状。
3.传播途径
1.密切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人的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口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2.呼吸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嚏、飞沫传播。
3.消化道传播:接触患儿粪便、呕吐物,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4.同一名幼儿会多次得手足口病吗?
目前发现有20多种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同一名孩子一年内可能多次感染手足口病。
5.生活中的防护措施
1.避免接触患病儿童。不要与患儿拥抱、分享玩具、共用餐具、洗浴用品等,避免交叉感染。
2.勤洗手。保持手部卫生,尤其是饭前、便后、外出游玩回家后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按七步洗手法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口鼻。
3.减少聚集。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活动;居家时,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勤锻炼。周末带孩子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5.清洁消毒。对孩子的玩具、餐具等物品要勤清洗,勤消毒,不能用水洗的可以放在阳光下暴晒。
6.接种疫苗。6月龄—5岁的孩子建议尽早接种手足口疫苗,接种疫苗能有效降低病发率。
7.孩子一旦患病需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除,开具医院诊断证明后方可入园。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每个细节,做好预防工作。勤洗手、吃熟食、多喝水、常通风、及时晾晒衣物及被子,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措施。
让我们共同努力,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