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学子这样过国庆】从中国校服看百年变迁——忻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1班贾舒涵2024年国庆假期研习成果展示


贾舒涵
创建于10-05
阅读 35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班主任、指导老师:杨慧

制作人:贾舒涵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校服风格的变化中,我们可以记住不同的历史岁月。让我们一起看看这百年间我们国家的校服到底有哪些不同。

1910年代,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校服设计融合了中西文化元素,上身是中式上衣,下身则是西式的百褶裙。培华女子中学的校服设计,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教育的重视,也展示了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1920年代,五四装的设计融合了中西元素,女生校服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上身为中式的袄子,下身为西式的百褶裙,长过膝盖,这种校服的设计在当时被视为知性、高雅的代名词,不仅展现了学生的青春活力,也反映了五四运动所倡导的新文化、新思想‌。

1930年代,新式旗袍在校园内广受欢迎,女生多以旗袍作为校服,展现了当时的时尚潮流。新式旗袍融合了满汉服装的特点,经过改良后进入校园。这种校服样式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服饰的魅力,还融入了现代的审美观念,使得旗袍在校服中的应用既传统又具有时代感。

1940年代,北京清华大学的校服展示了校服设计上的进步和创新。除了上课读书的学习时间,学生们在一些课外体育活动期间也会选择穿着相对宽松的运动款校服,这不仅体现了学校对学生舒适度和活动自由度的重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学生服装实用性与时尚感并重的需求‌。

1950年代,这一时期,由于国家刚刚成立,经济基础薄弱,校服的统一性和固定款式并未完全确立。尽管如此,红领巾成为了学生身份的重要象征,标志着学生们的活泼与朝气。在这个时期,除了红领巾外,学校没有统一的服装,学生们主要是根据社会上流行的服饰来穿着,白色的上衣和深色的裤子成为这个年代的主流‌

1960年代,中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经济基础薄弱,服装风格以朴素、节俭和实用为主。在这个时期,学生校服顺应潮流,采用了绿色的军装作为主要服饰。这种绿色的军装不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革命热情,还象征着纯洁和革命的决心。

1970年代,校服设计简洁而实用,白衬衫象征着正式与庄重,而蓝裤子则展现了学生们的青春活力。白衬衫和蓝裤子的组合,虽然不华丽,却承载着那个时代特有的质朴与纯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简单而真实的状态。

1980年代,校服设计受到了之前着装审美的影响,采用了许多“军事元素”,主要是白衬衫和天蓝色裤子以及背带裙,模仿海军军装的设计。这种改良式海军服成为了八十年代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纯净的白色与恬静的海蓝色共同编织出一个美好的梦,承载着那个时代特有的质朴与纯粹。

‌1990年代,校服以蓝色或绿色为主色调,采用涤纶和腈纶面料,剪裁超宽大,被称为“面口袋”校服。这种校服的面料质量一般,剪裁和设计上缺乏细节和装饰,给人一种呆板、单调的印象。由于设计上的简单和成本低廉,这种“面口袋”校服在当时广泛流行,成为90年代中国校园的一道特殊风景线‌

2000年代,校服的款式从以往的单调、修身转变为宽松的运动款式,颜色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颜色。例如,深圳校服在这一时期采用了黑蓝白相间的设计,运动服设计上,女生校服为蓝领白衫,男生校服为白领蓝衫,满足了学生日常运动的需求‌。

‌2010年代,南外仙林分校的校服设计涵盖了从小学到国际高中的各个学段,包括正式场合着装和日常着装两部分。正式场合着装分为春秋季、夏季和冬季系列,而日常着装则包括制服系列和运动装系列,满足了学生在一年四季不同场合的需求‌。夏季校服采用透气材料制成,而冬季校服则注重保暖。

校服都有着独特的设计和风格,它反映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希望校服文化的设计和创新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阅读 35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