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里的年味

富贵中华
创建于2019-01-27
阅读 86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廿三鞭炮入窗来,

                 讶觉新春序幕开。

                 径向镜中辞旧我,

                 一弹衣袖不徘徊。”[①]

        小年到了,年味也越来越浓了。

        我记忆中的年味,是从小融进血液里的乡土气息,是铭刻在大脑里磨不掉的文化印记。是万家团圆其乐融融的幸福气氛,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乡风。


                              (一)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有的地方是二十四或其它日子)的年味,是临近年根家家开始准备年货制作美食的忙碌,是更加热闹嘈杂的集市。而最具代表性的,是这天和从这天开始的祭祀活动。

        小年的祭祀仪式,是对上至天上神仙,下至祖宗的祭拜,是人们对一年上天赐福丰收富足年景的感恩,是对来年风调雨顺平安发财的寄托祈求。

         “二十三糖瓜粘,送灶王老爷回皇天”。二十三这天早饭后收拾停当,妈妈便虔诚地摆上方桌,点上腊烛烧上香,在灶后墙上揭下灶王画像,口中念念有词地点着灶王像,烧成灰后,浇上一碗清水,一股青烟升腾,算是把灶王爷送回皇天了。

        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的(有的说是因犯错被贬到人间的)神仙,职为“东厨司命”。一年中,灶王爷要把每一家每天的德行善恶举止劳作等生活活动都记下来,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玉皇大帝对每家的善恶进行赏罚。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于是各家各户就制作又甜又粘的糖瓜,意为让灶王爷甜嘴,在玉皇大帝面前给凡界人家说好话;说坏话就把嘴给粘上。祭祀仪式等于给灶王爷饯行,也称为祭灶神。等到大年三十除夕过后,各家迎财神同时,灶王爷也被迎回归位司职。

       腊月二十三,对我们孩子们来说,是跑到街上买串红红的穿着晶莹剔透冰晶衣服的冰糖葫芦和脆脆的糖瓜。冰天雪地里吃糖葫芦,别有一番风味。东北的糖葫芦,外面的一层糖是冰脆的。咬上一口,果上一块冰糖壳入口中,又冰又甜,口里含着慢慢融化,冰爽口腔后顺着喉咙串下,那叫舒服。冰壳里的山里红也被冻得嘎嘣脆,咬下一块冰冰的甜甜的酸酸的。东北的糖瓜因是冰冻的缘故,咬时酥脆入口后却很粘牙。

       在我的家乡,腊月二十三这天开始,各家还有一项最重要的祭祀活动,叫做“请家堂”(据说山东、河北地区最盛行)。请家堂一般大年三十天黑之前进行,也有的地方,自腊月二十三开始至年三十前,哪天“请”都行。

        请家堂,是到祖坟旁,烧香烧纸钱,磕头祭拜,把祖宗和故去的老人“请回家”一起过个新年。家里放上八仙供桌,请上牌位,摆上供品,每天给祖宗上香、祭拜。这种“祭请”活动,在那个大家都知到的年代被当作“四旧”和“迷信”禁止了。但在民间,并没间断过。实际上,过年“请家堂”是乡风民俗,与封建迷信真得不搭边,主要是对祖先和故去的人的一种尊敬,寄托了子孙后代对祖先的缅怀之情,是活着的人一种精神寄托,希望自家生活在仙界的祖先,保佑子孙后代。也告诉后人不忘先祖和故去的老人,要光宗耀祖,传承家风,孝敬老人。这个祭祀活动是有积极意义的。

       在过去旧时候,腊月二十三这天开始,买卖家的管家和账房还有一个差事:从这天开始便要结一年的账了,别人欠的钱要在年三十前要回来,欠人家钱粮的商户和人家,要想办法把一年的欠账还清。许多还不上账的东家和一家之主,有的干脆跑到外地躲债。一直到年三十这天晚上,要债的就不能催债了,躲债的人也可以回家团圆过年了。所以,民间有“要命的糖葫芦,救命的饺子”一说。

                          (二)

        家乡小镇过年的年味景象,集中体现在那热闹喧哗的集市上:十里八乡来镇上赶集的人们熙熙嚷嚷摩肩接踵,卖年货的各种叫卖声连声不断,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排练庙会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的锣鼓声唢呐声悠扬回荡。还有那马嘶驴叫,羊咩鸡吟,热闹嘈杂的场景汇成杂乱无章的年味交响。市场上,人流川流不息,一排排摊位上牛羊猪禽、兎鸟鱼鲜各种肉食,干果鲜蔬杂粮米面,炊食用具服装头饰……应有尽有——大街小巷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人们的脸上绽开着喜悦。

        我童年时,每逢年根大集,便和小伙伴们到大街小巷游串。最喜欢驻足的,是到卖各种年画的摊位前,民间手绘色彩鲜艳表现古代人物故事的各种年画:武松单膀摛方腊,三英战吕布,八仙过海,穆桂英挂帅,年年有余的胖娃娃,万紫千红总是春的 牡丹图百鸟图,以及用花岛绘写的彩色字画,门神、观音、财神等。还有那些“猫冬”的“闲人”们对着古画品头论足比谁看书多看戏多懂得多,讲古说今吹牛皮抬杠嘻笑逗闹,给热闹的集市增添了另一块场景。

  家乡小镇上的年味,是那各家忙忙碌碌红红火火为过年准备年货制作美食的劳作。我小时候,家家都比较拮据,过年的美食多是自己或各家相互帮忙协作进行准备。腊八节一过,各家便轮流开始杀年猪,灌血肠、做杀猪菜;泡黄豆磨豆浆做豆腐;淘大黄米、小黄米[②],碾黄米面,撒年糕,蒸豆包;发白面蒸馒头;杀鸡宰鸭做卤鸡卤鸭;汆丸子做扣肉准备装火锅食料;剁肉馅包饺子;还有那为灶王爷、观音佛龛制作的各种各样的枣糕、花样面食等各种供品。家家把年糕、豆包、馒头、肉食码放到大缸中,有的干脆把鸡鸭鱼肉祼放到仓房里。大自然给北方特别是东北人民特殊的厚爱,天然的大冰箱不用耽心年货做多了发霉变质。家家包了几十斤肉馅的饺子,放到外面冻硬后,装到缸里或袋子里,随吃随取。

                    (三) 

        我们家的年味,是每个孩子高高兴兴地穿上新棉衣、新棉鞋,是饱餐父母精心准备和制作的颇具家乡特色特别是我家特有的各种美食,是全家人团聚其乐融融的节日气氛,是父亲母亲任劳任怨的脸上始终挂着的笑容。

  过年穿新衣裳,是家家孩子们最热望的。爸爸工资不高,但每年春节妈妈都能搭兑算计着让全家人穿上新衣裳。一进腊月门,母亲便没日没夜地忙开了――扯新布、絮棉花,做鞋帮、纳鞋底,拆洗和新做棉衣棉裤,拆洗被褥。那时,一般家庭很少买棉鞋和买衣服穿,稍大点的孩子夏天给买双球鞋冬天买双棉靰鞡,那就是不小的开支,孩子多的家庭是做不到的。商店里卖成衣的样式也不太多,大人小孩换季过年节的衣服基本靠家里母亲做。记得“文革”时,一个机关开批判会批判一位领导,说他老婆懒惰,大人孩子的鞋子都靠买,是“脱离群众”“追求腐朽生活方式”。现在听起来像是笑话,但同时也说明那时家家生活比较拮紧,不会做针线活的女人是会被人当笑话议论的。我家有我们7个孩子,不算参加工作的大姐,6个孩子到过年时都要穿上新棉衣新棉鞋,可以想象劳动量有多大。搁现在的女人,要自己一针一线给那么多孩子做过年新衣,愁也愁死了。

        小时候,我们男孩子不大在意母亲和姐姐的这种辛劳。在六十年代,镇上没通国电网,靠小发电厂发电供镇上机关、学校和街区居民照明用电,一般到晚上10点左右就停电了,家家只好点起煤油罩子灯。冬天天黑得早,不像现在有电视看。我们几个男孩子熬不住夜,便在热乎乎的炕上横躺竖卧呼呼睡着了。一觉醒来,看见母亲还在昏暗的灯光下飞针走线,姐姐一条裤腿挽到膝盖上面搓麻绳、上棉鞋[③]。一整个腊月,母亲和姐姐的腿透着红红的血印,手掌是粗糙的。现在想起来,真是心疼。六十年代中期,有了塑料鞋底和胶底代替了千层底,给母亲和姐姐省了不少时间和辛劳。后来,父亲买来了一架旧缝纫机,妈妈已经四十四五岁了,她不认识多少字,但凭着一股子韧劲,照着书,用报纸和牛皮纸反复裁剪衣服“样”子,自己琢磨量身裁剪的比例,硬是学会了做好几种制服衣裤,邻居们都非常赞佩。有了这架缝纫机,可减轻了母亲不少做衣缝补的劳动。后来妈妈做成衣服很熟练了,还承揽了不少外来的活,挣点钱添补家用。现在回想起来,我妈确实很不简单,很了不起,她可是大户人家出身的啊!

  我们家的年味,还有那满屋散发着的墨香。腊月二十三开始,父亲便整夜地为邻居和十里八乡亲朋好友写春联。爸爸算是个文化人,毛笔字和打算盘是他的特长。“文革”时,街里墙上的许多红底黄字语录牌,是爸爸直接用毛笔写上去的。过年写对联,从打我记事起,一到过年,家里的柜上,越到临近三十红纸越摞越高。我们家每年也都准备很多红纸,有时来人求联,爸爸就直接送他几幅。爸爸人缘好有求必应,来写对联的人很多。

        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时,爸爸写字多是研墨,一到晚上,我和哥哥、弟弟不是研墨便是给爸爸当助手抻纸、凉字,年年如此。后来经济宽裕了就多用墨汁了,用红腊光纸或制式带艺术边的对联纸,喷金粉写黄字,也很讲究了。每到过年,我们哥几个也被传统文化熏染着滋润着,记下了许多春联佳句,如:家供观音佛龛的对联:“西湖三月景,南海一枝春”“佛光普照平安宅,观音赐福和睦家”;供祖宗牌位的对联:“祖德振千秋大业,宗功启百代文明”“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每年都可用的对联:“张灯结彩迎新春,欢天喜地庆佳节”“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给行车的对联:“进退逍遥过,远近运遇通”。还有祝福各处短幅“井泉涌旺”、“满院生辉”、“六畜兴旺”……

  家乡的年味,家的年味,想起来便回味无穷。那里有家乡的情,有家的爱……

      军旅40多年,一到节日便是“节日值班”“战备”,我只回家过过三次春节。虽有点遗憾,但也算是一种奉献吧!

        父母走了近10年了,如今,再也无法“闻”到体验到家的全部年味了。然而,做为一种回味和回忆,每当和儿孙们讲起家乡和家的年味,仍会津津乐道,仍会兴奋地滔滔不绝。

        ——回忆家乡是美好的,但有时也是会感伤的……

注释:

[①]引用古人写腊月二十三小年的佳诗,作者不详。

[②]大黄米,是生长的北方的黍子碾去皮的米,色泽金黄;小黄米,是一种粘谷子去皮的米,颗粒形状大小同小米,粘性很大。

[③]上棉鞋,即把鞋邦和鞋底用粗麻绳缝纳在一起。



阅读 86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