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区孤山子小学——关于2024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致家长一封信

孤山子小学~苏婉婷
创建于2024-10-05
阅读 28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2024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每一位家长最殷切的期待。“健康”不仅是指强壮的身体,也包含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发展的人格。


陪孩子长大,收获成长


当孩子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上,那么单纯,可爱,但又脆弱,特别是做家长的会精心呵护自己的孩子。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可能和家长的预期不一样,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太内向了怎么办,孩子害怕上幼儿园怎么办?到了上学的时候,孩子学习总是不尽如人意怎么办?到了青春期,孩子总是不听话,顶撞家长怎么办?孩子总是闷闷不乐,甚至自伤,厌世怎么办?……很多家长非常无助。

实际上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是孩子面对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陪孩子长大的过程也是家长积极学习成长的过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充满爱和支持的家庭氛围能够促进儿童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给家长的小建议


01 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

家长需要了解儿童发育的进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有一些问题是成长到一定的阶段出现,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问题行为就自动消失了。家长要允许孩子犯他那个年龄可以犯的错误,如果孩子完全不犯错误,就不能从中学习和成长。

合理的引导,会有助于孩子学到责任和聪明的应对。


02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建立是家长教育引导孩子的基础。亲子关系建立越早越好,孩子阶段的养育方式教育对孩子一生人格的塑造很重要。

家长对孩子的情绪需求积极回应,孩子会较少出现消极情绪。与家长形成深层依恋的孩子,能正确解读家长教育自己的信息,能接受家长的批评,也不会记恨家长。


03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当孩子慢慢长大,孩子的行为是一面镜子,反应的是整个家庭的问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积极的解决儿童成长的需要,帮助儿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增强自信心,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和爱心,培养生活的独立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良好促进因素。

家长应坚持重要的规则,标准和价值观,但又乐于倾听孩子的想法,并和孩子一起商讨问题。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控制,但不会控制孩子的自我意识。孩子会更自律,问题行为也会更少。


04 当孩子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时,可以这样做:

家长要及时反思和调整,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与陪伴,不要急于去改变或纠正孩子的行为或者情绪。当发现孩子情绪低落、烦躁、情绪激动时,平静的陪伴比询问更重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陪伴但又不会有特别大的压力。待孩子情绪平复后再向孩子表达对其情绪的理解,进一步沟通可能的原因,和孩子一起探讨如何解决现在面临的困难。

如果孩子的情绪仍然很难控制或者影响到生活和学业应该积极向专业心理医生进一步寻求帮助。

心理健康核心知识

——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2018年,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结合中科院心理健康素养网络调查结果,针对社会对心理健康的主要关切,并经过多方专家论证,编制了“心理健康素养十条”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内容如下:

第一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第二条: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第三条: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第四条: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第五条: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第六条: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第七条: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第八条:预防老年痴呆,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第九条: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第十条: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各位家长,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学校和每位家长的共同心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松山区孤山子小学

                           2024.10.10

阅读 28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