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追寻英雄足迹,感悟豪放情怀

创建于10-04 阅读419

   ——海川中学旅游路校区八(9)六组

在古韵悠长的济南城,有一处静谧而庄严的所在,它不仅是砖石木瓦构建的居所,更是南宋词坛巨匠辛弃疾精神与梦想的栖息地——辛弃疾故居。

这里,承载着辛弃疾的传奇人生和不朽词作,追寻英雄足迹,感悟豪放情怀,海川中学旅游路校区八年级(9)班的同学们于金秋十月,走进了这里!


正门抱柱上有郭沫若题写的楹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高度概括了辛弃疾的文学成就和爱国情怀,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步入故居,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年代。辛弃疾,这位文武双全的英雄,以笔为剑,以词抒怀,将满腔热血与家国情怀倾注于字里行间,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在这里,每一幅画像、每一篇手迹,都是对这位伟大词人一生传奇的致敬。

古朴的六角亭位于庭院之中,内立石碑,刻有辛弃疾的著名画像,画像上辛弃疾身着文官服,庄严儒雅,反映了他的文人形象。

辛弃疾在诗词领域里的成就是杰出的,在他留下的六百多篇诗词里,爱国主义是词作的主基调。词风豪迈奔放,雄奇跌宕,内容精深,思想博大,与苏轼齐名。

在故居的东西两侧建有石刻长廊,集中展示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以及当代书法名家的辛词书法佳作石刻。启功,沈鹏,刘海栗等都有题词。

同学们流连其中,细细品读。深深感悟到,这不仅只是词人的词,更是一名爱国志士的心声,抒写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战斗精神。

传颂诗词文化,激荡爱国情怀

00:55

来到正院,映入眼帘的是辛弃疾青年时期的雕像,他身披战袍,腰跨宝剑,昂首挺胸,目视远方,像是在瞭望金戈铁马的沙场。展现出青年辛弃疾胸怀壮志,意气风发,忠心报国的英雄形象。

了解辛弃疾所处的时代,就不难理解辛弃疾留给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他首先是一位驰骋沙场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其次才是一位著名词人、文坛泰斗。

辛弃疾21岁就组织过2000人马,联合抗金。他曾带50名铁骑,星夜闯入五万金兵的大营,生擒叛军首领,解救义军。

在辛弃疾塑像前,同学们久久伫立。那金戈铁马、战场厮杀的吼声,仿佛又从四面涌来。正是因为辛弃疾有了为抗金入侵,驰骋沙场的英雄历练,才有了那铿锵有力,荡气回肠的不朽词章: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主展室通过绘画展板的方式,展示了辛弃疾波澜壮阔的一生。

展室中还有名流大家的画作、及珍贵历史照片、手迹上百余幅,还展出有学术专著、稼轩词多种版本等近百件。这些文字见证了他的才华与抱负,也让我们对他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参观还了解到,辛弃疾虽有勇有谋,能征善战,但他遭到主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后闲居铅山、上饶二十年之久,一生抗金抱负不得施展。诗人的忧郁之情通过词这种形式悲愤的表达出来: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参观完辛弃疾故里,不禁让人感慨万端。辛弃疾从23岁抗金离开故乡南下,直到去世再也没有能够回到故乡。在后来的44年人生旅途中,他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故土,幻想有朝一日挥戈北上,收复中原,回到家乡。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离开纪念馆时,同学们心中感慨万千。辛弃疾的一生是坎坷的,但他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他用自己的词作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坚守,什么是不屈。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与挫折,都要保持一颗坚定的心,勇往直前。

03:29

此次研学,是一次对历史的追寻,也是一次对文化的感悟。在这里,同学们感受到辛弃疾炽热的爱国情怀,体会到他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的词作如同一面镜子,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他的豪放与洒脱,他的悲愤与无奈,都让同学们为之动容,为之敬仰。

阅读 41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