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9 月 29 日 - 30 日,第二届铁门关基础教育创新发展年会核心素养视域下“教”与“学”的变革主题下,综合实践、劳动课程分会场在第二师华山中学建国路校区成功举办。本届基础教育创新发展年会,旨在通过多校多学科“同课异构”活动,展示和交流核心素养视域下“教” 与“学”变革的实践成果,探索“综合育人”“实践育人”的合适路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教学变革的需求。
参加本次研讨的有,来自北京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骨干教师、自治区 “天山英才” 赵国萍名师工作室、兵团劳动教育邓秀萍名师工作室、第二师铁门关市综合实践吴娜名师工作室、巴州秦秋芳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昌吉州小学素质教育高层次人才工作室、第二师博古其中学、第二师八一中学、库尔勒第二小学、焉耆第二小学、第二师三十八团中学,以及库尔勒、焉耆、铁门关市及周边团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劳动课程的教师们,积极践行兵地融合共建理念,为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探索新路径、注入新活力。
理论引领,显团队力量
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北京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市平谷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张云霞,带来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组织与指导策略》的线上讲座。她结合自己 26 年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方面的收获与思考,深入讲解了综合实践课程的选题技巧以及课程中教师的指导方法等重要内容。她强调,综合实践课程必须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实际需求和核心素养出发,不断探索与丰富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过程。这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更让大家深刻认识到综合实践课程的本质与核心价值。
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中学一级教师,北京市级骨干教师,张海燕老师在线上带来了《我是 "非遗" 小传人》的示范课。在这节课上,她邀请平谷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校园,为学生们讲解平谷调大鼓。这种让非遗传承人直接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能够近距离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之情。这一课程实例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课程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将社会资源引入课堂,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窗户。
库尔勒市第二小学丁娟老师带来了一节精品示范课《我是 "非遗" 小传人 ——活动方法指导课:如何制定研究计划》。课前老师用招募令、变脸的小演员激发学们的兴趣,课中,教师借助《桑皮纸主题探究》案例,引导学生从刺绣、陶艺、川剧变脸等角度提出研究问题,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成立研究小组、确立研究主题、子课题、研究方式、设计实践活动、研究计划汇报等环节,指导学生完成了自己小组的研究计划。这一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认识了新疆的非遗,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中,逐步掌握研究方法,提升实践能力。丁老师通过综合实践课堂教学、研学活动、队会课、劳动实践,不断探索实践,构建了《新疆非遗传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非遗技艺走进校园,非遗文化浸润校园。
华山中学田鑫海老师的展示课《我是 "非遗" 小传人 —— 庆国庆剪艺之旅》,巧妙地运用了网站设计、umu 教学平台等数字化手段,搭建起自主学习网站和学生互动评价实时反馈系统。结合国庆节这一时事热点,让学生使用非遗技艺 — 剪纸,设计剪纸作品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了解剪纸艺术发展史,感受剪纸艺术的美,借助自主学习资源,掌握五角星、天安门、和平鸽、灯笼等剪纸技艺,创作出了精美的剪纸作品。课堂上的互动评价实时反馈系统,更是让学生能够及时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这一课将数字化学习方式与传统非遗技艺相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又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感受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之美。
与会老师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以上两节课展开了评课议课活动。在讨论期间,老师们纷纷畅所欲言。一方面,老师们总结了两节课中值得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发扬和传承的优点,包括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课程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等。例如,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老师们也针对这两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
集思广益,展智慧风采
经过示范课、展示课的引领,参会学习的各位老师,以《我是 "非遗" 小传人》为主题,进行分组备课。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老师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想法,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这一主题的教学活动。老师们积极参与集体备课,不仅加深了对课程主题的理解,还拓展了教学思路,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经验。
经过现场抽备课小组,小组内随机抽取老师展示集体备课结果的方式,焉耆县第二小学的杨慧老师和第二师38团学校的罗娜娜老师,自信的带来两届抽签课展示。
杨老师课前精心准备,以问卷调查方法指导为内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完成设计非遗调查问卷、现场调查统计等环节,亲身实践,切身体会到了自己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匮乏,以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的现状。
罗老师依托自身的戏曲特长,以传唱黄梅戏为内容,把综合实践与音乐课程巧妙结合,积极探索学科融合,带领学生通过学唱黄梅戏这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深切体验并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成功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全面、丰富的学习体验。
最后,吴娜老师结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就综合课程教师和劳动课程老师如何上课?应该怎样做?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实践心得。她强调,综合实践课程和劳动课程的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习实践中学以致用,才能让学生拥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落实“实践育人”“综合育人”的理念。
此次活动的圆满举办,为兵地融合、共建教育强国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与推动。在年会平台上,老师们展示了各地区教师在综合实践课程与劳动课程方面的教学成果,还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相信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定会不断探索创新,积极践行综合实践课程的理念,为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