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指导教师:周俊山
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祖国的华诞——国庆节。在这个充满喜悦和自豪的时刻,我们回顾过去,一起感受伟大祖国的发展!
中国校服,在当时由于战争导致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是为了使出身于这样家庭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家庭困难而产生自卑感,炫耀,于是规定每个学生上学的时候必须穿着相同的衣服。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纷纷规定学生穿着同样的衣服上学。
最早的追溯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中有首诗叫《子衿》。最早的“校服”可以追溯到先秦。子衿所描写的就是穿着青衿的学子。这种服饰一直沿用到隋唐两宋,成为当时学生的特定制服。那时制服讲究合身、舒适,有相应的鞋帽要求,还要束冠。
二十世纪初
清末年代,不少新界乡村氏族流行宗祠教学,并设立小班学校如私塾。当时还没有校服概念,学生普遍穿日常衣服上课,男生穿的许多就是以清朝旗服为基础的长衫马褂。后来华人学校数目逐渐增加,制服的概念开始萌发。其时清朝被推翻,加上西洋文化冲击,长衫取代了马褂成为当时男学生的流行衣著。
从辛亥革命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现。辛亥革命虽然没能把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成功解救出来,却大开大阖地打破了几千年来“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旧时代衣着制约。新文化运动的春潮更是唤醒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年轻一代显出空前的天真、轻松和愉悦。
民国初年,在剪辫易服风气推波助澜之下,追新求异一度成为部分市民的服饰时尚。学校也难免受到影响。当时女学生的成分复杂,有留学归国者,也有不甘家中寂寞的少奶奶进学堂读书消遣时间。于是一些时髦女性的某些服装很快为一些女学生仿效。“她们穿着猩红袜裤,脚高不掩胫,后拖尾辫,招摇过市,继则女学生亦纷纷效仿。”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女学生人数渐渐增多,成为社会上的一股新兴势力,她们接受新思想、新文化,主张男女平等平权,标榜自由,不拘旧俗,时人称她们为“自由女”。她们自然也就成了时尚的急先锋。于是,清纯的女学生装束成为当时的时尚。张恨水先生在其言情小说《啼笑姻缘》就有关于唱大鼓的凤喜学着穿学生装的记录——“看她身上,今天换了一件蓝竹布褂,束着黑布短裙,下面露出两条白袜子的圆腿来,头上也改绾了双圆髻,光脖子上,露出一排稀稀的长毫毛。”
民国初年至上世纪20年代,一种糅合了西洋服饰元素和中国传统服饰特点的“文明新装”在女学生中首先被推广开来。这种文明新装有别于当时的传统服饰对襟衫、祅子等,上衣多为腰身窄小的大襟袄,摆长不过臀,袖短露肘或露腕呈喇叭状,袖口一般为七寸,称之为倒大袖,衣服的下摆多为圆弧形,并在领、袖、襟等处缀有花边。裙子下摆也由及足略为缩短,只是还没有短到膝部以上的,裙褶则完全取消而任其下垂。这种文明新装,虽然算不上是校服,但被人们视为女学生的象征,也成为女学生装的先导。由她们先行穿起来的“文明新装”也成为一种时髦,被纷纷效仿。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基本延续了三十年代的服装风格。民国前期,孙中山先生极力提倡中山装,中山装是民国时期参照日式军服特点设计的服装,表现了当时中国进步的民族主义精神。但到民国中后期,当时的男大学生,经常是上身穿长布袍、下身穿西式裤子、脚穿布鞋。这么一种穿着打扮,俨然已经成了知识分子的标志性服装。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纪初九十年代运动服校服一统天下。此时的校服普遍以运动服为主,颜色主要有蓝,红,绿,白等,面料以涤盖棉,金光绒等为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运动服虽然还是主流,但是有的地区选择了吸收了西洋服饰元素的西式校服,或者沿用以前的水手服或苏联式校服。在这个百花齐放的年代里,每个地区、甚至是每个学校可以依据校风校貌选择不一样的校服。
从中山装到定制化设计,中国校服的变迁史是一部社会文化的缩影。它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承载着无数人的青春记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校服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将继续发展和创新,成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