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九中教育集团桂林洋中学秋季传染病防控知识科普

喜欢夜的静
创建于6天前
阅读 29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加之空气湿度的增加,给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我校师生的身体健康,我校利用班会为师生详细介绍以下几种秋季传染病及防控知识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以下是对传染病知识的详细科普:

流行性感冒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别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致病力最强,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和眼镜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胃肠炎病原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可引起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泻、呕吐、腹痛等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

‍(2)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

‍(3)如有腹泻、呕吐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居家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

登革热

病毒:登革病毒

‍媒介:白纹伊蚊、埃及伊蚊

‍传播方式:叮咬传播(人-蚊-人)

‍传染病等级:乙类传染病

潜伏期:一般为3~15条,多数5~8天

‍传染源: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

“高热三痛三红”+皮疹。

高热:突发高烧(39°C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表现为手足疱疹、发热等症状

  (1)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

(2)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消毒

(3)如有疱疹等症状,及时就医并避免与其他人接触

临床表现:

‍ 起病急,以发热伴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

    潜伏期2-10天,平均3-5天。

    一般症状较轻,7-10天可自行痊愈,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

    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发病后迅速累及神经系统,表现为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脑脊髓膜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表现为皮肤上的疱疹和发热

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亦可通过接触水痘疱疹液传染,主要发生在儿童,起病急,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开始为粉红色帽针头大的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变为水泡,从斑疹→丘疹→水泡→开始结痂,短者仅6~8小时,皮疹发展快是本病特征之一,皮疹先出现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皮疹分布以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传染性很强。

防控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提高免疫力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

3)如有水痘症状,及时就医并避免与其他人接触

传染病的分类

  1. 甲类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特别严重,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需要采取强制管理、强制隔离治疗、强制卫生检疫,控制疫情蔓延。包括鼠疫、霍乱。
  2. 乙类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严重,可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需要采取严格管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降低发病率,减少危害。乙类传染病较多,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现已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麻疹等。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3. 丙类传染病:常见多发,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需要监测管理,关注流行趋势,控制暴发流行。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传染病的流行要素

  1. 传染源: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2.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等。
  3. 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他们都对该病原体具有易感性。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 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患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对传染病接触者也要进行检疫,必要时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
  2. 切断传播途径:根据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环境清洁、消毒处理污染物、防蚊灭蚊等。
  3. 保护易感人群:通过接种疫苗、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措施,降低人群对传染病的易感性。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传染病是一类危害严重的疾病,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其发病率和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要关注疫情信息,遵守防控政策,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美篇:韩静

‍审核:吴海超

阅读 29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